公主擦手,又幫著她打理了散亂的釵裙,這才拉著晉陽公主坐了下來。“殿下可是悄悄跑出來的?若是讓皇后娘娘知道了,小心娘娘再罰您抄寫宮規!”永寧其實更想說,如果讓皇后知道了,怕是這過錯還是要安在她身上的,只不過,這話卻不好在晉陽公主跟前說出來的。
“罰就罰唄!我才不怕呢,如今青芙、青蓉她們也練出來了,那字寫得跟我一樣一樣的,三五十遍的宮規,擱她們手裡,也就幾天的工夫就能好……”晉陽公主一臉得意地跟永寧顯擺。
永寧搖了搖頭,沒再說話。在她看來,晉陽公主的叛逆期就該是提前到來了,現在她是對皇后的教導一點都聽不進去的,凡是皇后喜歡的,她就要討厭,凡是皇后支援的,她就要反對……永寧都懷疑,如果皇后此時突然表示很喜歡她,說不定晉陽公主都能和她絕交!
“其實,是九哥託我過來的!”晉陽公主突然轉頭看著永寧,低聲說道:“九哥方才去母后那裡請安的時候,抽空託我轉告你,呆會兒奏對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長孫無忌天沒亮就跑去兩儀殿見我父皇去了,也不知跟父皇說了什麼,總之父皇的臉色很難看,而且提起今日太極殿朝會的事,語氣也很不好……”
高陽公主看了看已經悄悄地從殿門進來的跟著晉陽公主的小宮女,說道:“便是傳話,又哪裡用得著你親自來?派個宮女過來不就行了嗎?咦?不對!這事九郎怎麼會託給你,他便是自己不能來,也能派個人過來呀!剛才得順兒送早膳過來的時候,也沒聽他提起呀!”
晉陽公主撇了撇嘴,說道:“還不是母后!一大早就派了安姑姑親自去兩儀殿‘請’了九哥過去,要不然,你以為九哥幹嘛把這事託給我!”
高陽公主挑了挑眉,說道:“這麼說,母后的意思是不會讓九郎參加今日的朝會了?”
晉王雖然還住在宮內,但是卻已經在宮外開府,所以一旦有朝會,他也是要參加的。皇后如此做為,明顯是將晉王給攔了下來,今天多半是不會讓他出現在太極殿的。
永寧明白皇后的意思,她自然是擔心如果皇帝答應讓永寧去和親,晉王會在朝堂之上做出什麼不合宜的事情來。由此而知,長孫無忌這次的突然發難,皇后多半是知情的,並且對於此事,她也是持贊成態度的。永寧暗暗嘆了口氣,知道這次的事情,估計就是那天跟晉王同乘一騎招搖過市惹來的麻煩。
晉陽公主與永寧也是多日未見,今天好容易見著了,自然有說不完的話,永寧素來與她交好,也樂得哄她開心,不免放下心事,與她暢談。
辰時中刻,皇帝駕臨太極殿。
一個時辰後,才有太監進西配殿宣召永寧。
此時的高陽公主與晉陽公主看起來比永寧還緊張,永寧卻衝著她們淺淺一笑,然後便昂首挺胸,姿態優雅地走向正殿……
第一卷 風雨長安 第九十四章擠兌(上)
第九十四章擠兌(上)
太極殿中,一片肅穆。從中間坐著的皇帝,到兩邊坐著的大臣,再到站在大殿中央的吐蕃使臣,目光的焦點都聚集在了永寧身上。
永寧跟在引路的太監身後,非常規矩的微微垂著頭,目視著斜下方,優雅而端莊地蓮步輕移,行動間,裙襬綴著的玉鈴鐺一聲未響。一絲不錯地給皇帝見過禮後,她便落落大方地站在那裡任人打量。
祿東贊做為吐蕃的大相,受松贊干布之託,這次是下定了決心,要排除萬難為吐蕃娶一個大唐的公主回去。可是自打來了長安後,從大唐的皇帝到禮部的官員,都是在用一種敷衍的態度應對吐蕃求親的事,這讓他感到萬分的無奈。
萬般無奈之下,他廣撒金銀,探聽大唐皇帝的想法,然後根據種種跡象判斷,大唐方面之所以一直沒有正面回應此事,根本原因在於皇室之中沒有適齡的公主,當然就是有,估計皇帝也未必會捨得遠嫁,說到底,就是大唐皇帝現在沒有辦法確定和親的人選!
於是,祿東贊非常“善解人意”地替李世民琢磨起了大唐的貴女們,然後,永寧便被有所察覺的有心人,給推薦到了祿東贊跟前。
祿東贊對永寧的家世非常的滿意,比起王昭君那個宮女出身的和親公主,永寧背後所代表的價值高多了!而且從把永寧推薦給他的人來看,他認為只要他向大唐皇帝上書,那麼這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所以,此時站在太極殿的祿東贊,有種志得意滿的興奮,他幾乎都能想像大唐公主來到吐蕃後,會為吐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會讓吐蕃繁榮昌盛到何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