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人的熱情很不感冒,依然保持著他冷漠的個性。
在高中分班時,路德被分到餘曉菲的班中,併為了她的同桌。對路德來說,分到哪一班,和誰做同桌都和他都沒關係。
路德注意第一次注意到到自己這個中國同桌,是因為她居然不受自己的“冷氣”影響(那是因為餘曉菲的粗神經抗冷氣能力太強),不過,這也只是讓他多看了餘曉菲兩眼,“冷氣”小了點兒而已。不過,好像這位中國同桌對自己的興趣很大(那是因為路德已經被餘曉菲貼上了“冷漠攻”的標籤),總是用一種詭異的熱情眼神注視自己(餘曉菲在考慮怎麼給路德配對)。這使得路德不由得也關注起自己的同桌來:有時候很精明(對於荷包問題餘曉菲一直很精明),有時候很迷糊(對於道路問題餘曉菲一直保持著“路痴”特點),有時候很奇怪(在考慮“配對”問題的時候),有時候又很正常(在學習的時候)……
後來,路德發現餘曉菲會的東西還挺多,除了繡一些好看的圖案(少年,那是蘇繡!),還會唱一些雖然奇怪但很好聽的歌曲,好像叫什麼“京劇”(少年,那是中國國粹啊!),最讓他驚奇的是,餘曉菲還會武術,拿著一對雙劍在操場上舞來舞去,還挺好看(……少年,那是中國武術,不只是好看啊!)。於是,路德也加入了舞劍的行列,還跟著一起學習“太極拳”。
再後來,在返校節上路德又見識到了餘曉菲的另一面——胃口真好。這不怪路德感嘆,畢竟像餘曉菲這樣年紀的少女還真沒幾個這麼喜歡吃美食的,即使愛吃,也得考慮自己的身材問。可餘曉菲偏偏就吃的開心,無所顧及(其實餘曉菲在吃的時候也在哀嘆明天晨練又得多跑幾圈了)。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路德覺得餘曉菲這種吃東西時的享受表情——很可愛。於是,他走到餘曉菲身邊,幫她一起拿食物。隨便的舞會,路德突然想要邀請餘曉菲。很久之後,路德在德國的家中想起這件事的時候,問自己,是不是這便是他喜歡餘曉菲的開始呢?
不過,當時路德並沒有這麼想,他只是對自己說:自己的同桌沒舞伴,他這是表達一下同學愛……
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當路德被餘曉菲又一次狠狠的踩了一腳時,他也忍不住痛哼了一聲。不過低頭看到餘曉菲可憐兮兮的表情時,心裡那點兒火氣卻突然熄滅了。果然,愛情是盲目的,回想到此的路德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也許就因為愛情的盲目,他才會漸漸的被這個迷糊可愛的中國女孩所吸引,一次次的被她的笑容所迷惑,更是在吃到餘曉菲賠禮的點心時想到:要是能天天吃到這麼好吃的點心多好……這樣的想法吧。
但那時的路德太年輕,只是因為察覺到自己的心意,便開始了追求,而忘記了很多東西……
是啊,忘記很多東西。忘記了他終有一天會回國,忘記了餘曉菲對家的眷戀,只是沉浸在戀愛的美好只中……
只記得兩人相入的愉快時光、只記得餘曉菲可愛的笑臉、只記得餘曉菲在學院慶上被手中的棉花糖糊在臉上時糾結的表情、只記得餘曉菲包出的那一隻只胖胖的餃子、只記得當自己將一盤水餃吃光時,餘曉菲幸福的表情……
很多人說,是他一直的包容愛護著餘曉菲。但只有路德自己清楚,餘曉菲為自己付出了多少——自己最喜歡吃什麼、最喜歡做什麼、每一個表情表達的是什麼含意(因為路德話很少,餘曉菲很注意他表情表達的含意)……可以說,在餘曉菲眼中,除了父母長輩,自己是最重要的。
所以當這一切被現實打破的時候,路德看著餘曉菲震驚的眼神,突然很內疚。是自己開始了這段戀情,是自己為了這段美好而刻意忽略了兩之間的距離……以餘曉菲的性格,是不會想到這個問題的,但是自己,卻是故意的不去想。
分開,是必然的結果。聽到餘曉菲說的“對不起”時,他真的想要告訴餘曉菲,應該說不起的,是自己。但最後,他什麼也沒說,他在害怕……
在回國的面場上,路德在人群的最後方看到了餘曉菲,紅紅的眼圈,卻使終沒有讓眼淚流下。緊緊握緊雙手,心中一陣抽痛,最後狠狠心,登上了飛機……
在路德的心中,這樣分離是痛苦的,而餘曉菲的痛苦,則是他心中無法忘懷的一根刺。
回國之後,路德打電話給餘曉菲,兩個人在電話中卻不知道要說些什麼。最後,是餘曉菲說了句“是離別,不是再見”後將電話結束通話。但是路德明白了其中想表達的意思,這是餘曉菲對自己的最後告別——不是再見,不會再見。既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