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是飽讀詩書典籍?我中國典籍似海,翻開每本書,字裡行間無一不透著‘仁義’二字,您說世人怎麼就看不到呢?”
正文 第三章 不平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1…2…10 13:40:23 本章字數:3374
“西日下山隱,北風乘夕流。燕雀感昏旦,簷楹呼匹儔。鴻鵠雖自遠,哀音非所求。貴人棄疵賤,下士嘗殷憂。眾情累外物,恕己忘內修。感嘆長如此,使我心悠悠……”
薛崇訓剛出艙門,便看見張九齡長身站在船頭,仰頭吟起詩來。“眾情累外物,恕己忘內修。”這一句薛崇訓聽得最是真切,心道:他莫非是想著那些為非作歹的斜封官才有此感嘆?
只見船頭的張九齡一臉的惆悵,但惆悵中的神情卻透著堅定。那堅定的東西就是胸中的抱負吧?匡扶宇內,平治天下。這是很多有信仰的文官共同的抱負,或許張九齡也是懷著這樣的理念。
平治天下,可能很多人的想法是大功之日衣錦還鄉,留得身前身後名,留得青史萬代傳;也有的人是為了建功立業獲得食封千戶萬戶侯;當然也有人是懷著大慈大悲之心,憐憫黎民百姓。
不管是出於何心,也不管是不是有時代侷限,薛崇訓心裡其實是很敬佩他們的。起碼有追求有目標、信一些東西不是,哪像後世,多少人只是口上唱得好聽而已。
薛崇訓自己就覺得比較慚愧,他細想之下,不認為自己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當然有時候會感動,不過想的說的,能和做的比嗎?真要人犧牲到嘴的利益,甚至犧牲性命,只為了一個義字,他自問做不到。
……運糧船隊過了三門砥柱,薛崇訓留在岸邊的十來個侍衛也接上了船,然後和熟人們告別,因為隨同運糧船隊的那些人是西去,而薛崇訓要東去洛陽,分別在即。薛崇訓只等船行到大路旁就下去從陸路繼續趕路。
天氣很好,大家都在甲板上寒暄著說話,張家叔侄多次感謝直不必言。
這時黃河西邊迎面有艘小船航行過來,薛崇訓無意中看了一眼,也沒怎麼注意。卻不料就在這時,忽然“嗖”地一聲,冷不丁一支箭羽破空而來,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