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之的人才。他便轉頭看向二齡。
張九齡不動聲色地說道:“太宗曾孫,常山愍王(李承乾)孫。常山愍王在太宗時任太子欲奪位,遂被罷了皇儲,那一脈便一蹶不振,後來在各朝亦不得志。”
果然還是張九齡這種一門心思走仕途的人才對當代政|治了解得很深,各種細節都記得清楚。
“哦……瞭解了。”薛崇訓點點頭。
那信使還未盡興,將李公子如何暫領軍權,如何號令諸軍佈防作戰,各種大小事都滔滔不絕地說了出來,甚至可能有的“故事”還是道聽途說真假難辨。
他說得起勁,但薛崇訓的表現並不熱心,只是微笑地聽著,既不打斷別人的話也不誇讚。
薛崇訓顯得很有耐心,接待完了信使又讓他們飽吃飽喝一頓才叫他們下去安頓。這時天色已很晚了,諸幕僚將帥也告辭各自去歇息。
帳外月黑風高,沒有下雨,但天上一顆星星也看不到。張九齡與王昌齡一路,忍不住輕聲說道:“那人的遠見也不過如此,畢竟歲數太小經歷有限。”
王昌齡自己的年齡也比較小,聽罷心下有些不快,便說道:“城破了命都可能丟,估計也沒辦法的事。”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訣別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2…3…21 1:16:34 本章字數:2167
又是一個陰天,天空灰濛濛的。就連綠色的草地也彷彿蒙上了一層髒兮兮的朦朧不清的灰塵,大草原上鋪天蓋地的軍隊猶如海嘯一般湧動,灰黑的色調不斷蠶食著大地上僅有的綠意。軍隊的衣甲大多基調沉暗,特別是突厥人,因為草原上缺水,他們大概是不怎麼習慣洗澡洗衣服;唐軍這邊好一點,有些騎兵裝備了明光甲,這種鎧甲反光看起來就要光鮮一些,不過在這陰天也沒多亮。
以關中軍為主的薛崇訓野戰部隊自南邊來,幾萬人的龐大部隊一路走了幾百裡,自然早就被突厥人探明行蹤了,於是兩軍相對緩緩靠近,陣營漸漸對圓。
風沙還很大,而且風向自西北來。薛崇訓身邊有人說道:“咱們是逆風啊。”
薛崇訓記得孫子兵法說戰爭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顯然這回天時是處於劣勢:騎兵對決風向很重要。何況這風很大,完全不能忽略……這是來自西伯利亞的禮物。每逢春季,河套地區稱為“風季”,正是西泊利亞那邊空氣流動最快的時候,而它正在中國的西北部地勢較高,於是就有現在這麼一個狀況了。
大夥的頭上都籠著兜帽,用布巾捂著口鼻,免得一開口就整一口的沙土。不過在薛崇訓看來風裡的沙土並不多,大約這個時代西面的植被破壞還不嚴重,大夥沒見識過“沙塵暴”是啥操|性。
突厥人和唐軍越來越近,又有人忍不住說:“瞧著架勢,不下十萬。”
薛崇訓笑道:“哪次咱們不是以少擊眾?”
“哈哈……”眾軍頓時大笑起來。
薛崇訓作為一個戰勝率較高且名聲較響的主將,給將士們的信心加成很大。尚未開戰,大夥看起來都比較樂觀,一個很直覺的感官便是:既然他能以六萬擊潰五十萬吐蕃大軍,那麼以三點五萬擊敗突厥大軍也不是什麼問題吧?在這個時代,東方世界最強大的帝國除了唐朝就是吐蕃,突厥人還進不了前二。
當然也有很不樂觀的人,那就是三城降將。他們被要求以五十騎發動對突厥軍十萬的正面進攻……人數差距兩千比一,顯然樂觀不起來。真是一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
兩軍相距兩三里地停了下來,雙方都開始準備正面火拼,按照常規作戰,首先以小股人馬試探射程火力等事再組織前軍備戰是必要的。
不過薛崇訓好像壓根沒想到那一出,他比較關注的是三城的約五十員降將。策馬來到前軍,只見降將們已被押到前面了,正在那裡穿戴盔甲。
薛崇訓於馬上喊道:“要什麼軍械都給他們,只要軍中有的東西!”
李貴等人也不客氣,穿了最精良的明光甲,又要了馬槊長兵,橫刀、障刀等一應備齊,沒人攜帶長短兵器數件,還要求肥馬數十匹。
薛崇訓接過部下送上來的一面大旗,下馬向降將們走了過去。鮑誠等武將忙護在左右,神情有點緊張,畢竟那幫人是要死的罪將而且又給武裝起來了。反倒是薛崇訓顯得神情自若。
只見那旗上寫了一列大字:大唐將校敢死隊。
薛崇訓把旗交到李貴手裡,看著他的眼睛大聲道:“爾等無罪,是唐軍的英雄,安心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