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天的查訪,劉星初步確定了書棺所在範圍:從小說街1號到82號的地段,全部都在目標範圍內,其中,還包括小說街的南湖公園、公園對面的別墅區、天海第一中學、沃爾牛商場等等。
由於地形從大運河變成了小說街,變化比較大,劉星很難將目標範圍進一步縮小,只能大致知道書棺就埋在這一片區域之中。
確定完書棺埋藏的大致區域,接下來自然想辦法把書棺挖出來。只是這些地點要麼是商店,要麼是住宅,要麼是學校,都不是能夠隨隨便便挖坑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書棺被埋在大運河河底十米,現在又被填成小說街,書棺埋在地底的深度應該超過20米了。
這麼深的坑,劉星想自己一個人挖的話,工程量大得驚人。
“必須想點辦法。”
琢磨了一下,劉星決定去找胡安教授問一問,這個老教授參加考古工作幾十年,挖書墓是他的強項,他應該有特殊的挖掘技巧吧?
於是,劉星當晚立即前往天海大學,到達後,卻得知胡安教授正在和一群專家召開秘密研討會,會議的內容和書棺的位置有關。
在研究了近一個月的《書墓筆記》後,專家組對書墓的位置似乎也有了答案。
研討會在考古研究院舉行,這個會議是封閉的,有十名警察守衛在研究院大樓前,禁止閒人進入。
不過,劉星可不是一般的閒人。
晚上十點,考古研究院大樓前方的廣場上。
嗖!
忽然,草叢裡一道黑影閃出,急速穿過廣場,片刻之間,掠過三十幾米,躍過欄杆,沒入一樓的走廊裡。
恢復平靜,只有邊上的青草在輕輕搖曳著。
“嗯?”
這時,守在廣場上的一名警察轉過頭,朝四周看了看,問另一名警察:“剛剛好像有一道黑影從廣場上閃過,你看見沒有?”
“黑影?”笑了笑,說道,“你眼花了吧,哪有什麼黑影?再說,這廣場有三十幾米寬,要是有人跑過去,我們怎麼可能看不見?”
“說得也是。”
兩名警察對話間,劉星已經來到考古院大樓的第三層,躡手躡腳地走到1號研究室門口。
此時,研究室裡正開著封閉式研討會。
“專家組的研討會搞得這麼神秘,守衛這麼森嚴,難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劉星暗暗琢磨著,耳朵附在門上,開始竊聽起來……
第060章 螳螂捕蟬
深夜,劉星躲在考古研究室外,偷偷聆聽著專家組們的秘密研討會。
透過門縫朝室內瞄了瞄,發現專家組共有四十多人,除了王泰然、胡安教授、趙聰博士等人外,還有一些陌生的面孔,其中有幾名是來自御風小說學院的知名教授。
令劉星意外的是,鑑書大廈的吳國坤主任和天海市公安局局長也來了。
過去一個月裡,專家組對38種《書墓筆記》書頁排序方案進行篩選,已經排除掉了其中33種,只剩餘5種。
於是,專家組認為第二座書墓埋藏的地點可能有5個,分別是:花都的花山,寧州市的魚鄉鎮,西峰市的多亞斯格沙漠,平陽市的觀月山脈和天海市的小說街。
今天,專家組準備對5種可能性進行討論,以進一步確定書墓的埋藏地點。
“我認為花都的花山可能性最高。”吳國坤主任說道,“花山地形多變,草木茂盛,埋葬書墓最不容易被發現。”
胡安教授說道:“要論地形多變,平陽市的觀月山脈更復雜,更難尋。”
“我覺得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就是最有可能的地方。”趙聰博士說出自己的看法,“從古至今,很少有書墓是埋在沙漠裡的,因此,第二座書墓極可能逆其道而行之,就埋在西峰市的多亞斯格沙漠之中。”
沉默片刻,王泰然開口道:“我倒覺得天海市小說街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書墓筆記》第38版的劇情我仔細看過,情節非常流暢,幾乎無可挑剔。”
吳國坤主任有不同的意見:“王老,小說街可能性應該是最小的。小說街以前是一條大運河,旁邊都是公路,哪有地方埋葬書墓?難不成埋在大運河的河底?”
王泰然提醒:“並非不可能。御風山的書墓就是埋在湖底。”
專家組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但是由於資訊有限,大家的意見始終難以統一。
對於書墓的埋藏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