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尖銳的聲音:“嚶嚶嚶!”
“它在說毛啊?”阿法狗不解。
眾人面面相覷,沒人能聽懂猴子的語言。
這時,猴子的猴爪忽然伸了伸,指向西邊的位置。
劉小二問:“猴兄。你是想讓我們前往輪迴天梯的西邊?”
猴子點點頭。
眾人一驚,這隻猴子竟能聽懂人話?
“這隻猴子想帶我們去哪裡?”李大嘴奇怪地說道。
“猴子這麼有靈性,它可能是隱世高人的寵物。”蕭一塵揣測道,“猴子會不會想帶我們去拜見它的主人?”
劉小二道:“猴兄,既然你願意引路,我們便跟你走一趟。”
猴子又是點頭。爪子依然指向西邊的方向。
眾人一起朝西行進,穿過一條幽徑,繞過一簇山岩,抵達了輪迴天梯西面。
“嚶嚶嚶!”
這時,猴子忽然又尖叫了起來,似乎是在呼救。
眾人停下腳步,四處張望,兩側是百丈的峭壁,險峻異常。在山路左側則立著一塊石碑。
石碑上雕刻著一首古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看到這首古詩,蕭一塵愣了愣,這個地方他幾十年前來就來過一次。正是看完石碑上這首古詩,他才自創出《菩提明鏡功》的。
“難道當年真的是有高人指點我?”蕭一塵後知後覺,他自己也覺得奇怪,為什麼當年會那麼巧在這座深谷裡看到一首古詩。現在想來,莫非是有人刻意為之?
“嚶嚶嚶!”
猴子依然不停地叫著。呼喚著什麼人。
“猴子叫了這麼久,怎麼還是沒人出來啊?”阿法狗想了想,高喊道,“喂,隱世高人在嗎?你再不出來,本狗就殺了你的猴子!”
“嚶嚶嚶!”猴子頓時叫得更急了。
可惜。依然不見有人現身。
“猴子帶我們來到這塊石碑前,是不是這石碑有什麼玄機?”吊絲忽然說道。
李大嘴瞄了瞄石碑上的古詩,念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一首好詩啊!”
“這首詩好在何處?”
忽然。一個蒼老而低沉的聲音傳來。
眾人為之一震。
循聲望去,只見前方的輪迴天梯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站著一名老者,身穿灰色的僧袍,是一名老和尚,慈眉善目,鬍子發白,老臉上是深深的皺紋,他雙手持著一把灰色的掃帚,微彎著身子,正在清掃著天梯上的灰塵。
“嚶嚶嚶!”見到老和尚,猴子忽然興奮地叫了進來,它顯然認識這名掃地的老和尚。
劉小二雙手一鬆,猴子立即躥了出去,跳到老和尚的肩膀上。
眾人面面相覷,這老和尚就是隱世高人?
劉小二道:“前輩,我們無意中闖入此地,如有冒犯之處,還請見諒。”
掃地的老和尚沒有應聲,他繼續清掃著輪迴天梯,一階一階地掃了下來,每一階都掃得一塵不染。
掃了幾十階後,老和尚掃到了那一塊石碑前,忽然停了下來,看了看石碑,開口問道:“你們方才說石碑上的古詩是好詩,不知它好在何處?”
眾人一愣。
吊絲點評道:“這首菩提古詩意境幽遠,發人深省,令讓豁然開朗。”
聽完,老和尚輕輕嘆口氣,說道:“你的鑑賞力太差了。這首古詩是貧僧年輕時所作,狗屁不通,不值一提。”
蕭一塵大驚,這首古詩竟是這位老和尚的傑作,抱拳道:“神僧,您過謙了。實不相瞄,老夫幾十年前曾受到這首菩提古詩啟發,自創《菩提明鏡功》,受益良多。這首菩提詩讓老夫如醍醐灌頂,是不可多得的好詩。”
老和尚道:“你們覺得它是好詩,只因你們境界不夠。”說罷,掃帚往石碑上一掃,譁,一片片的石塵從石碑上紛紛掉落。
石塵掃盡時,石碑上居然出現了另一首新的菩提古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老和尚收起掃帚,問眾人:“這首詩又如何?”
古灰湊上前,仔細看了看石碑,說道:“兩首詩皆為菩提為題,然而,這一首新詩主張有空的體性。是無形無相,無覺無知,空見心性,境界上似乎高出一籌?”
老和尚點點頭:“你還算有點慧根。”
吊絲問:“前輩,這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