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孟達所想,如果說馬謖只將兵馬進駐晉陽,卻一直都按兵不動,那就證明他懷有顧慮,不敢擅自用強,這樣的話,吳黃二人成功的機率就大大增加,那自己就死守關城,不令方紹軍團入關。
如果馬謖對黃吳發動進攻的話,那就視戰局的情況而定,若是馬謖佔有上風,則果斷倒向城外方紹,若是馬謖久攻內城不下,便堅守井陘,以待馬超的幽州兵團趕到。
不過,馬謖的舉動,恰恰出乎了孟達的兩種考慮。
佔據東門的馬謾前沒有將全部兵馬開到晉陽,他投入到晉陽的兵力只有一萬,另外一萬人馬,卻被他派往幷州北部,於前日佔據了雁門關。
雁門關乃晉陽北部的鎖鑰,是晉北通往晉中的必經之路,其關之險要,遠勝於井陘。馬超軍團此時已抵達晉北的中山國,若想經由雁門郡南下晉陽,就必須經過雁門郡。
馬謖搶先一步佔據此郡,這就意味著馬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