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行軍極易受阻塞。
這第三條道則是歷史上聞名的“子午道”,其南口名為午谷,北口名為子谷,位於長安城南百里處,穀道全長近七百里。
而漢中與益州之間,則有兩條通道。其一為金牛道,此道北起勉縣,南至劍閣雄關,中間穿越最高蜂朝天嶺。米倉道則以越米倉山而得名,其自南鄭向南循山嶺曲折而行,可入巴中。
此五條道連通漢中南北,而漢中盆地的東西兩端,則西有陽平關,東有黃金戍,皆乃天下聞名的險關,極是易守難攻。
還有一條道,名為陳倉道,此道由長安沿渭水西行至陳倉,翻越秦嶺山脈西端,向西南過散關,沿嘉陵江北段而下,經河池、武興、陽平關、白水關,至葭萌關與金牛道匯合入蜀。
法正指著地圖西端,道:“主公請看,這金牛與米倉兩道,曲折盤旋,若從此兩道作為主攻方向,運糧極為不易,張魯只需沿途設層層關隘,坐視我軍糧盡便可。所以,我軍此番攻取漢中,當走陳倉故道,自白水關而出,直取漢中西面陽平關。陽平關一破,則漢中再險可守,我軍可深入漢中腹地,…直奔南鄭,那張魯便只剩下舉城而降一條路可選了。”
法正洋洋灑灑一席話,只將在場諸人說得心服口服,就算是龐統也不忍住道:“孝直能將漢中諸般地勢要害謀劃得如此詳細,實在是讓我自愧不如啊。主公,統以為孝直的計劃可行也。”
“不錯不錯,孝直之計可行也。”諸葛亮倒未發表什麼高論,只是笑著搖扇表示贊同。
顯然,在用兵之略上,龐統更有發言權,如今連龐統也這般附和,劉備便道:“既然諸位都認為可行,那此番進兵,咱們就將主攻方向放在這陽平關吧。”
當眾人熱議之時,方紹卻是默默不語,緊盯著地圖上那“陽平關”三個字沉思。
劉備見他似有心事,便問道:“中正,看你心事重重,莫非是對孝直這計策有異議不成?”
方紹這才道:“攻取陽平關固然是取漢中的捷徑,孝直的計策,紹也深以為然。但紹曾聽聞這陽平關一帶地勢險惡,關口南北兩山高不可攀,且相距不足十餘里。在如此狹窄的地段,我軍雖眾卻也無法展開,而張魯只需派一將,萬餘兵馬,夾山築以石城,只怕我軍便萬難攻克了。”
方紹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當年的歷史上,曹操攻取漢中之時,也曾選擇走陳倉道攻打陽平關,結果十餘萬大軍奈何不了張衛區區萬人,若非最後撤軍之時,一軍誤入敵寨,使敵軍驚慌之下棄關而去,只怕以曹操之智,面對著陽平雄關也只能興嘆了。
而後來劉備攻取漢中之時,同樣選擇了陽平關,結果一樣是在關前損兵折將無數而不得克,雖後若非出奇計斬了夏侯淵,勝負之數還亦未可知。
而法正卻是笑道:“陽平關雖險,不過中正你莫非忘了你發明的神威炮了麼?有此炮助戰,攻取關城必不在話下。”
法正自信的原因這一,原來是在於方紹發明的神威炮上。
但是方紹當初所發明的神威炮,只是為了水戰而用,故而型號屬於輕型,這種炮攻擊木製的戰船還可以,若是用之輕易就想攻破堅石所築的石城,這威力只怕還要差一截。
如此這般的話,就必須將神威炮改為重型,而那般龐然大物,想要翻越崇山峻嶺拖到陽平關下,實在不是件易事,而且,這重型的神威炮製造起來也更加耗時,還有陽平關前地勢狹窄,這般龐然大物又何以密集放置……總之神威炮固然是件重火力的大殺器,但在攻取漢中之戰中到底能派上多大的用場,方紹並不十分看好。
只是如今所有人都信心十足,方紹便不好多說,以免掃了眾人的興致,具體該如用處置,只有等臨戰之時才說了。
於是,在這一天,劉備定下了攻取漢中之策,十月初的這一天,劉備親率一支八萬人的大軍,以黃忠、魏延、劉封為將,以法正、方紹為謀士,由成都出發,悄然北上。
與此同時,龐統也自引一支五千人的兵馬前往巴西郡與張飛會合,將輔佐張飛作為一支偏師進攻巴中,經由米倉道攻擊漢中南部,以牽制張魯的軍隊。
而就在劉備大軍出兵前的一天,成都派出的使者剛剛抵達南鄭,並將劉備用來迷惑張魯的書信奉上。
劉備的書信中,無非是說了些對張魯自勺恭維與仰慕,並表示願意按照先前的約定,與他平分巴西郡。
張魯心中歡喜,便將書信示於眾臣,得意道:“爾等都說劉玄德會食言,看看吧,人家的書信裡已經說得很清楚,巴西郡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