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祖母的孃家就是“泉州管氏”。
現在的泉州有多大,紫鵑不知道,不過“管”這個姓氏雖然不能說罕見,但是絕對不多。那麼這個寡婦說她是出身“泉州管氏”,說明她孃家一定是泉州望族,林黛玉的祖母一定也出身望族,所以她孃家恐怕和林黛玉的祖母家有關聯的。
畢竟一個泉州城,有兩個“管”這樣的小姓的名門的機率真的不高,要是張氏,王氏,李氏什麼的,有多少個也正常。所以紫鵑決定碰碰運氣。
紫鵑這一嗓子,立刻把人們的視線都吸引到她身上了。好在紫鵑骨子裡還是前世的觀念,還怕人看麼,21世紀的姑娘們怕的是沒人看,回頭率是多少女孩子的自豪。
那些人看說話的是一個年輕的美貌女子,穿著富麗,而且一看就是養尊處優的生活環境,看來是個有能力的真買家。就自動讓開了,讓賣家和可能的買家直接面對面。古人還是厚道的。
紫鵑這才看清那寡婦,一個四十上下的女子,雖然披麻戴孝的,還是能看出秀麗的眉眼,面板白皙,皺紋並不多,而且通體透著一種書香氣。
紫鵑初步判斷她不是設局的騙子,那麼就是讀書讀傻了的封建女子了。
紫鵑見那夫人打量她,估計心裡猜測她身份,就開口說:“不知道夫人的宅子在哪來?開價多少?不是我市儈,這宅子需要看過才好議價。”
那寡婦原來對面的是個年輕人,聽了就替那寡婦說:“宅子就在後街,姑娘要是有意就去看看。”
“后街?和這店隔著一道牆的?”紫鵑來的路上偷看過外頭,這一點很多民宅。
那年輕人看了一眼那寡婦,那寡婦卻坦蕩的說:“正是。就在這店背後。”
很多人買宅子不願意挨著客棧這樣的地方,人來人往的不安靜,也不安全,而且這一段的人家未必有車馬,可是客棧就要有過往客人的馬匹了,夏天難免有味道,綜合種種,所以那年輕人想要隱瞞一下那宅子的方位了。
不過如果一去看,不就露餡了?除非因為某些地理因素,從后街繞過去,就能使得人感覺上發現不了和客棧接壤。又或者那宅子比較好,只要人去看了,可以忽略它比鄰客棧的缺陷。
那年輕人被紫鵑發現了小九九,也不難堪,說:“那裴家宅子的正面對著一條小街,又僻靜又方便。我這店的馬廄在前面又在下風向。”
原來這年輕人就是店主,剛才的商人說他和那死了的忠順王府的清客有交情,所以才不趁人之危的壓價,反而真心為這裴家寡婦打算。不過既然有交情,也算難得的義氣了。
紫鵑也不由高看他一眼,這年輕人長的相當不錯,一身儒袍,溫文爾雅的看著像個書生,而不像個商人,不過眼睛裡的精光說明這人恐怕是個好商人。這不努力為這裴家寡婦推銷呢。
紫鵑就問:“要從街上繞過去?”
“這倒不用,從後門就能過去。”那小童指著一條小路說。
那店主趁紫鵑不注意瞪了那小童一眼,他的意思是讓紫鵑從街上繞過去,正好看看正門前環境和正門,那才是買點啊。從後門進去,不是揚短避長了麼?
紫鵑就說:“那好,小二哥兒,麻煩你去和我的轎伕說一聲,我有事要辦,多等一會兒。”
那商人不由說:“看著這姑娘這麼有錢,難道轎伕不是自己家的?”這個要是自己家的轎伕,自然沒有主人什麼時候出去和轎伕說的事,只有租用的轎子才會。
他傍邊的書生卻說:“這位大哥你就不懂了,租用的轎子也罷,自己的也罷,說一聲才要的。畢竟一個單身的姑娘家,有事變動,當然要說給自己的人知道。”
紫鵑不禁看了他一眼,這人倒是很瞭解紫鵑的心理啊,果然不能低估古人的智慧。
那書生見紫鵑看他,就對紫鵑大大咧咧的笑笑。這書生長的倒是濃眉大眼,可惜面板黑黑的,要是生在21世紀倒是個陽光少年,可惜不符合這年頭的審美觀。
“葉姑娘您……”這是潘家那個開門的老僕,看來潘家打發他出來看看有什麼事,他想著紫鵑是他們家小姐的客人,所以忍不住出言相勸。
紫鵑就對他笑笑:“沒事。想買個房子掙點租金做零花。”考慮到潘家的老僕是要回去向主人彙報的,不能顯得太特立獨行了,讓潘家兄妹誤會了,可就前功盡棄了,所以紫鵑解釋了一下。
“可是買房子的錢不更多,還用等租金做零花?”一個旁觀者忍不住發言。
紫鵑還沒開口,那店主到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