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1 / 4)

小說:永曆四年 作者:蒂帆

石廷柱死了,一個一等精奇尼哈番,漢軍鑲紅旗的固山額真被明軍在廣信府的城下當眾斬首,這份報告送到北京城裡時就連那些滿清權貴們也都瞠目結舌。而當那份描述決戰細節的報告送到順治的御案前,滿朝之中更是一片誅殺洪承疇和劉之源滿門的聲討。

洪承疇在謀劃上並沒有什麼問題,一般情況下這種程度的計算幾乎都會是完勝的結局,可是這一次碰上的這支明軍實在不合乎常理的緊,以至於如此謀算最後愣是被明軍透過野戰給徹底扳了回來。其實可以說,洪承疇和劉之源已經盡力了,但是滿清的權貴們看到的卻只是一場慘敗,所以必須有人要為此負責,劉之源還算是應對失誤,而洪承疇則完全是從謀劃上就輕敵了,不嚴懲不足以為後世戒。

只不過,這事情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順治的手裡,尤其是順治回到後宮和皇太后布木布泰商議了一番後,立刻將所有針對洪承疇的彈劾否決,下旨逮捕平南將軍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劉之源全家。

原因無他,滿清入關時的那些親貴大王已經幾乎死絕了,文官武將之中也沒有人在能力上能夠比得過洪承疇。現在洪承疇還能勉強守住陣線,若是換了旁人的話只怕他們接到的下一份八百里加急就會是陳文席捲江南的了。

既然如此,只能讓劉之源來當這個替罪羊。事實上,這已經是今年被下獄的第二個平南將軍了,由誰接掌杭州駐防八旗,如何將杭州駐防八旗進行補全,這些朝中還需要繼續商議權衡,不過北京城裡的老百姓關心的卻不是這個。

“小弟聽說,是皇太后求皇上饒了洪承疇的,好像他們之間還有點兒說不太清楚的事情,據說是洪承疇歸順大清時就是皇太后陪了他一晚上才做了決定的。”

城裡的犄角旮旯,小屋裡兩個結拜了異姓兄弟的包衣湊在一起,說著那些他們從主子嘴裡面蹦出來的或真或假的段子,只是聲音卻細若蚊吶,彷彿是唯恐別人聽見一般。聽見這話的那個包衣知道,他的這個兄弟的主子的大姨的兒子在江南江寧左翼四旗,對於江南的訊息遠比他靈通,不過有些事情他也知道一些。

“不好說,不過這話卻也是出賢弟之口,入愚兄之耳,就這麼完了,可別往外傳,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這是自然。”

“其實愚兄也聽說了一些,說是明軍的大炮隔著衢江就把對面的聯營全轟爛了,一炮糜爛十幾裡地,可厲害了。”

“小弟也有耳聞,不過是說明軍的那個侯爺會妖法,還在兩軍陣前作法,他的那些兵受了法術就刀槍不入了,那些漢軍八旗就是這麼才敗了的。據說不只是這個姓陳的侯爺會,他手底下的幾個大將都會……”

對於八旗下層和市井中的這些無稽之談,上面的那些權貴們並非全然不知,甚至很有一些就是出自他們的口中,甚至還有某些知兵的權貴和文官認為陳文其實就是用了陽門陣才能隔著衢江轟爛了清軍大營,沒什麼大不了的。

民間議論紛紛,但是現在滿清的朝廷之中卻沒人有功夫理會這些。

六月下旬的一天,議政大臣,內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寧完我彈劾署吏部尚書,內翰林秘書院大學士陳名夏,言其人聲稱“只需留頭髮、復衣冠,天下即可太平矣”心存悖逆。

作為滿清朝廷中南方人的代表,陳名夏在朝中政敵無數,如大學士馮銓、劉正宗等競相彈劾,剛剛因為興安總兵任珍殺人案而失了聖眷的陳名夏立刻被順治下獄。

緊接著,陳名夏的一個被趕出家門的僕人舉報順治七年陳名夏曾在家中密會一個形跡可疑的年輕人,這個家奴依稀聽見了那個年輕人以族叔稱呼陳名夏,並在言辭之中提及南下投軍云云,而他也是因為被陳名夏懷疑可能聽見了這些而被趕出家門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幾乎是一下子就連此前直隸山東河南總督馬光輝調查陳文出身無果一事也被翻了出來。大學士劉正宗表示應當徹查,以確定陳名夏家族是否有一個叫做陳文,或是化名為陳文的族人南下投奔明軍,而朝中更有人認為不應該僅僅徹查陳名夏的族人,朝中其他身在高位的陳姓漢官也得徹查,因為他們才有接觸到金礪、田雄在永曆四年圍剿四明山的軍事機密的可能,其中比如浙江嘉興府海寧縣出身的戶部尚書陳之遴就屬於值得懷疑的物件……

南北黨爭愈演愈烈,轟轟烈烈的“通浙案”也已經正式拉開了序幕,滿清朝中亂成了一團。不過六月底的時候順治卻還是收到了一個好訊息,那就是陳文麾下大將陳國寶率領兩萬浙江明軍攻佔了嚴州府,在此後沿著富春江北上,受阻於新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