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2 / 4)

小說:賢王 作者:那年夏天

什麼意思?”

有人就介面道:“金馬門待詔啊,你杜老爺還不滿意?那你到底想如何?”

“你還姐夫的夫人?那還不是你自己家的姐姐?說了等於沒說。”

“我想如何?我就想不知在這裡比試完了,如果不能複選成功,還能去金馬門不能?”

這人一說,惹得幾個人又笑:“你倒是想的好,天下哪有那樣的好事?你如今能做了羽林郎,已經是為杜家爭光了,其餘的,你老人家別指望了。”

聽到別人謔笑,剛開始說話的人就分辨:“我怎麼別指望了?那個黑大個不也沒說這邊複選不成,不能去金馬門的嗎?”

“他沒說其實意思就是現在不去,以後也就去不成了,你倒是會狡辯……”

這會眾人都在思慮自己是否要放棄武選還是要堅持,於是一百多人就亂糟糟的,苟參掃了一眼遠處的一個人,若無其事的就朝著身邊說話的這幾人走了過去。

ps:

【1:“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李程也》這句的意思是:人年輕的時候以多結交新朋友為樂,而年老的時候往往則會思念舊日的老朋友。

2:關於弓箭的射程:宋代的神臂弓(弩),拉力可達九石,但弓弦無法負擔,而且操作起來極其困難,所以弓通常的拉力是兩石到四石,而西漢一般人能拉開五、六石的弓箭,就是大力士了。

至於一百步,二百步,周朝以八尺為一步,秦以六尺為一步,後亦以五尺為一步。

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走一步,定為長度單位“步”;還規定步的五分之一為一尺,三百步為一里。據研究,唐代的一步為1。514米,一唐裡摺合454。2米。

明朝時候一步大約是1。3米。

篇幅所限,關於這個問題今後章節涉及了,再繼續探討。】

第 198 章 少年氣銳

苟參不遠處一個眯著眼睛的青年人正在嗟嘆:“我其實根本就不想來的,結果還是被家裡給逼來了,你們說,就我這小身板,能百步中靶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初選中就累死累活了,再下去,這不是陪你們這些人高馬大的白玩麼?能走著出去就好了。”

“白玩倒是其次的,萬一把我累得臥榻不起,你們幾個誰要是萬一僥倖做了護羌校尉,娶了千嬌百媚的烏孫公主,可萬萬不要忘了我這個陪襯的好。”

“嘁!”

“誰願意娶那個烏孫女子?某就是來做大漢護羌校尉的好不好?”

“算了,反正你們幾個但凡誰做了第一,就要請客喝酒……”

眯著眼的少年不停的和同伴鬥嘴,就看到了苟參面容閃現,他就“咦”了一聲,苟參也故作剛剛見到他,眼睛一亮,恍然的就肅立拱手說道:“人生何處不相逢!這位兄臺,幸會。”

這個說話的就是當初在灞河要出錢鼓勵人下水救人的那個歪戴帽子的青年人,此時他身邊站著的人,果然大多都是當天在灞橋那裡和他一起遊玩的。

這時一個背對著苟參的人還自顧的辯解:“什麼人高馬大的?就你杜子夏是被逼的啊?我也是啊,你瞧瞧我,我和那些真正人高馬大的有多少區別,就說那個衛士令,他足足有九尺高,人家都能將我摔出未央宮,他說的那什麼八石的弓,我看也就是給他量身打造的……”

“可是衛士令好像沒有競賽的資格吧?”

這個叫杜子夏的這會看到苟參對著自己問好,也不和同伴糾纏了,對著苟參舉手作揖道:“幸會啊幸會,某。長安杜欽杜子夏,自從灞水一別壯士,如今能在未央宮相見,幸甚。”

聽到杜欽這樣說話。他身邊的人都回頭看苟參。苟參再次的回禮,對著杜欽身邊的幾個人同時的作揖。這些人也有認出苟參的,嘴裡頓時都呼著:“有禮。”

“某,苟參,見過幾位。”

當天沒有看仔細。這會苟參才發現這個叫杜欽的原來有一隻眼有些問題,總是擠著,因此一隻眼大,一隻眼就小,怪不得他當時在灞河用小帽子遮擋著自己的眼睛,原來是遮醜。

杜欽的一隻眼睛確實有疾病,他平時非常在意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這會看苟參舉止有禮,絲毫不因為自己身體的殘疾而輕視自己,加上早先就對苟參有些念念不忘,這會就生出了好感。

“哈哈。原來是苟參兄,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當天在灞河與苟兄匆匆而別,如今竟然一起能到金馬門複選,可見就是有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