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3 / 4)

小說:賢王 作者:那年夏天

是有求必應。”

“所謂得之易。失之也容易,眾所周知的,如果當年我解憂公主沒去烏孫,烏孫就要滅國,而烏孫和我聯姻,就和大漢同仇敵愾,這樣說,聯姻就是雙贏的一項舉措。”

“但是,這種雙贏是在一定的基礎上實施的,如今匈奴已經四分五裂,自己家裡的事情應接不暇,幾乎就沒有和我大漢再有過什麼正面的衝突——臣絕對不是說今後匈奴就和大漢不會再有磨蹭,而是說既然我們當年與烏孫聯姻是為了共同的敵對匈奴,而今匈奴已經沒什麼威脅了,那麼,這樣的和親,究竟還有沒有必要呢?”

蕭望之的話音剛落,有人就反駁:“那太傅的意思是說,匈奴如今不和我們打仗,今後也不和我們大漢打了麼?”

有人就訓斥那個人說:“你從哪一句聽到太傅說今後不和匈奴人打仗了?胡扯!”

“你才胡扯!”

“我胡扯有根據,你這就是無的放矢,胡說八道!”

“你胡說八道!”

……

今天的朝會比以往的那幾次議論烏孫國事情還要亂,張敞看看黃霸,再瞧瞧蕭望之,懵然的看到了匡衡那肅穆的臉,心說蕭望之和黃霸兩人做事也太明顯了,一個丞相的位置有那麼具有誘惑嗎?

“這樣就掐上了,可是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ps:

【據考據,毽子起源於西漢,但是具體年代不知。有一種傳說認為:毽“創自轅黃帝”。毽當時叫“毱”,不叫毽,是練習武士的一種器具。“毱”在中華大字典中解釋為“皮毛丸”。但是“皮毛丸”與毽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又一傳說認為:“創自嶽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質,拋足而戲,以釋軍悶。”此種傳說沒有可靠的佐證,而且,“箭”與“毽”又不相同,因而這種傳說有待考證。】

第 173 章 亂糟糟

看看天子沒有制止大家議論的意思,蕭望之咳嗽了一聲,等眾人寂靜了些,繼續說:“陛下,臣最終的意思就是,不能讓烏孫國想和親,就和親,這樣就太容易讓烏孫國自大自滿了。”

“想我泱泱天朝,怎麼能叫一個烏孫小國給綁架了呢?你想聯姻,我們就答應了?何況如今他們聯姻的目的恐怕不是共同的對抗匈奴那麼簡單,因此,臣覺得此事還是要慎重。”

蕭望之的話說完了,大殿裡有了短暫的寂靜,這時匡衡就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臣匡衡有話要說。”

劉詢看著匡衡就說:“愛卿但講無妨。”

匡衡大聲說道:“謝陛下。”

“臣覺得,太傅的話十分有理!”

宣室殿裡又是“嗡”的一下。

眾人皆知如今的御史大夫黃霸和太子太傅有些不對付了,兩人都在爭奪丞相的位置,匡衡作為蕭望之的老鄉,前一段蕭望之不在朝的時候他就公開的支援黃霸的言論,可是如今蕭望之站到了宣室殿裡,他竟然又開始支援開了蕭望之。

可見匡衡也覺得在天子的心目中,黃霸的地位是不如蕭望之的。

這個匡衡,真是一個見風使舵的人。

黃霸心裡嘆氣,這個匡衡,說了蕭望之有理也就是了,還什麼十分有理。

“那老夫就看看蕭望之是如何的有理。”

有些人卻和黃霸的想法不一樣,比如說廷尉於定國,他覺得天子讓蕭望之來這裡暢所欲言。其實也並不是一定蕭望之說的就是天子的意思,不過,自己這會還沒有想到劉詢這樣做是為了什麼……

劉詢看著匡衡一臉正氣的樣子,臉上沒有表情。匡衡說道:“陛下,各位大臣,太傅所言,匡衡總結一下,無非就是說烏孫國如今情況不明,想來大家都知道。烏孫之地,老王去世後新王繼位,可是將來的那個新王到底是不是元貴靡呢?”

“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是,那道是無所謂,元貴靡作為烏孫的國王和我大漢公主成婚,天經地義,可是如果不是元貴靡做了新王,那麼將我大漢的臉面置於何地?”

本來大家還有些看笑話的意思,可是匡衡這樣一說。有人覺得這個匡衡也不光是一個阿諛拍馬的小人,也是有些見識的。

於定國這時說:“陛下,烏孫和我大漢國情有所不同,他們選新王也許就是幾個部落的族領在一起商討著議定的,如果同意了公主和元貴靡的婚事,倒時烏孫新王不是元貴靡。那真是有些麻煩了。”

大家聽了於定國的話又是一輪紛紛,劉施看看四下,對著張敞說:“子高,你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