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個小時,就能看到那三艘戰列巡洋艦了。
問題是,末次信鼻有兩個小時嗎?
顯然,末次信正也有這樣的疑問。
要知道,天sè即將放亮,而且按照聯合艦隊參謀的判斷,在天亮之前,肯定無法與〖中〗國艦隊遭遇。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在夜間派出偵察機,顯然不是為了鍛鍊飛行員的夜間飛行能力。〖中〗國艦隊表現得如此積極,肯定是為了找到聯合艦隊,而最根本的,還是要在天亮後轟炸聯合艦隊。
想到這,末次信正出了一身冷汗。
如累〖中〗國艦隊在天亮後發起攻擊,那麼“加賀”號派出的戰鬥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及時趕到。
要知道,按照聯合艦隊參謀的判斷,此時聯合艦隊與〖中〗國艦隊的距離更近一些。
只要〖中〗國艦隊抓住這個機會,就能在“加賀”號的戰鬥機趕到之前,讓聯合艦隊嚐到苦頭。
久賀島海戰的yīn影,到現在還盤繞在末次信正心頭。
七點過五分,末次信正給“加賀”號的艦長髮了一封電報,讓“加賀”號在七點十五分出動戰鬥機,為聯合艦隊提供掩護。
也就是說,比正常情況提前了十五分鐘。
只是,末次信正沒有讓聯合艦隊轉向,也沒有減速。
七點十五鼻“加賀”號開始起飛戰鬥機。
這個時候,馮承乾並沒有收到與聯合艦隊有關的情報。大概是離〖中〗國本土太遠,加上有濟州島阻擋,所以設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無線電監聽與測向電臺沒能截獲“金剛”號發出的電報。
考慮到聯合艦隊正在向西南方向航行,而且離得已經非常近了,所以馮承乾帶著前出的三艘戰列巡洋艦轉向到東北。
當時,馮承乾的想法很簡單。
轟炸不見得能夠打垮聯合艦隊,所以在轟炸之後,讓三艘主力艦上陣,才能保證徹底擊敗聯合艦隊。
如果有可能,馮承乾也想擊沉幾艘主力艦。
因為“大鵬”號上的空間有限,所以艦隊旗艦是“德夫林格”號。
事實上“大鵬”號上根本就沒有旗艦所必須的指揮裝置。主要是,在建造“大鵬”號的時候經費非常緊張,必須設法降低造價,所以取消了作為艦隊旗艦的功能,而“拜仁”號與“德夫林格”號本來就是按照艦隊旗艦的標準建造的,在交到〖中〗國海軍手上時,就有指揮裝置。
顯然,馮承乾在打一場有把握的仗,而末次信正卻在盲目前進。
七點五十五分,由十六架“海鷗”組成的攻擊機群到達聯合艦隊上空。
朝陽已經升起,而聯合艦隊又在攻擊機群的東北責向上,能見度非常好,對轟炸行動極為有利。
只是,帶隊的不是李向龍,而是宮振國上尉。
在還行中,李向龍是聯隊指揮官,而宮振國是攻擊機中隊長。因為李向龍也是“海鷗”飛行員,所以只要他在,宮振國就得靠邊站。
在之前的兩場海戰中,宮振國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擊中了“鳳翔”號一枚炸彈,而在久賀島海戰中則轟炸了“陸奧”號。後來在追擊聯合艦隊的時候,宮振國駕駛的“海鷗”投下的炸彈還擊中了“比睿”號,而且命中點在主炮彈藥庫附近,只是這枚炸彈並沒爆炸。不然的話“比睿”號肯定會在“榛名”號之前成為第一艘被炸沉的主力艦。
可以說,宮振國的能力不在李向龍之下。
問題是,另外十五名飛行員就沒有這麼優秀了。其中,只有七人參加過之前的所有轟炸行動,另外八人也只是在久賀島海戰後期,攻擊過聯合艦隊。別忘了,李向龍把最優秀的飛行員都派去執行偵察任務了。
所幸的是,這次需要重點轟炸的只有三艘主力艦。
更重要的是,攻擊機群到達的時候,空中沒有〖日〗本戰鬥機。
十六架“海鷗”分成了四個四機編隊,其中三個編隊分別攻擊三艘主力艦…第四個編隊則在遠處待命與李向龍不一樣,宮振國首先讓其他編隊發起攻擊,他的編隊留在後面。
顯然,宮振國更像是指揮官,而不是單打獨鬥的空中游俠。
可惜的是,攻擊效果並不理想。
三艘日艦沒有坐以待斃,在看到攻擊機群之後就分散機動。更重要的是,在久賀島海戰之後,這三艘戰列艦利用維修機會,增添了不少高射炮,而且大部分增添的高射炮都是從那些無法出港作戰的戰艦上拆下來的。
也就是說,攻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