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艦隊轉為向西南方向航行。
貝蒂沒有遲疑,立即做出了同樣的機動轉向。
只是,僅僅五分鐘後,貝蒂就發現,落下來的炮彈變得更加密集了,而且其中有一些明顯是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
這個時候,希佩爾的主力艦隊已經到達,而且投入了戰鬥。
只是,當時希佩爾與貝蒂的距離高達二十五公里,剛好在戰列艦主炮的最大射程上。雖然在這個距離上,不管是三百毫米、還是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都能擊穿戰列巡洋艦那薄弱的水平裝甲,但是命中率肯定非常低。
七點四十五分,貝蒂終於發現了在雷德爾艦隊南面的希佩爾艦隊。
顯然,繼續打下去,貝蒂佔不到任何便宜。戰列巡洋艦的裝甲非常薄弱,而且在設得蘭海戰中,英艦暴lù出了一些設計上的致命缺陷。只要德艦的運氣足夠好,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彈就能幹掉一艘英艦。
貝蒂沒有戀戰,立即做出了撤離的決定。
可以說,這個時候,希佩爾犯了一個不得不犯的錯誤,即沒有機動到貝蒂艦隊前方,而是選擇與雷德爾艦隊平行投入戰鬥。當然,這不是希佩爾的錯,因為以當時的情況,他根本無法趕到貝蒂的前方。
原因很簡單,希佩爾艦隊的速度只有二十節,而且已經以這個速度航行了十多個小時。
如果不是德艦動力系統的質量非常好,恐怕希佩爾早就減速了。
更重要的是,希佩爾已經是沿最短航線與雷德爾會合,因此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只有二十節的艦隊對速度在二十四節以上的艦隊進行包抄。以當時的情況,就算執行包抄任務的是雷德爾,也不一定跟得上去。
貝蒂轉向撤退的時候,傑利科也收到了訊息。
公海艦隊果然出現了,而且就在雷德爾身後。
對傑利科來說,他只需要做出一個決定,即是否與公海艦隊決戰。
顯然,傑利科不願意與公海艦隊決戰,因為他沒有必勝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公海艦隊已經在士氣上壓倒了大艦隊。
問題是,傑利科根本無法避免決戰。
僅僅過了五分鐘,貝蒂就發來了第二封電報。雖然他憑藉速度擺脫了希佩爾,但是沒能擺脫雷德爾。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