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是彌補了他在基礎方面的不足,當然,這個彌補只是理論上的,畢竟葉青雖然是學習了這些知識,但是由於資訊量有點大,有些知識葉青連初步理解都沒有做到,更不用說融會貫通並運用到實踐中了。
而且,宣城學院不愧是傳承久遠的學院,藏書就是豐富,雖然高等階的靈書寥寥無幾,但是一些基礎性質的書籍卻是多不勝數。
 ;。。。 ; ;
第十三章 比武臺
短短一週,葉青基本上是完成了學院學子一年多的課程量,而且學習效果比他們還要好,這個也可以算是不小的成就了。
理論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那現在就要把這些理論知識給轉化為戰鬥力了,畢竟葉青來學院就是為了學習正統的文人的戰鬥方式的。
戰鬥上的事情,光有理論是不夠的,實戰才是提升戰鬥力的最佳方法,雖然,葉青自信,憑藉著自己的武道修為,在宣國的比賽中取得一個比較好的名次還是很有把握的。
但是作為文人,就要用文人的戰鬥方式去贏對方,才能夠讓人心服口服。而且,用別人最擅長的方式去擊敗對方,才是戰鬥中最爽的事情。
接下來的三週內,葉青幾乎是自我封印了武道的實力,只動體內的文氣去和院長給他安排的教官對戰,剛開始,由於對於戰鬥方式極度不熟悉,葉青幾乎就只有被虐的份。
每天都是被學院的護衛給從修煉場地給抬著回來的,不過第二天,葉青又變的生龍活虎地自己走著去實戰訓練了。
這主要是得益於葉青手中的醫療靈書和聖書空間。醫療靈書可以加速葉青身體上傷勢的恢復,而聖書空間這是給葉青恢復文氣提供了大量的時間。
這樣,葉青才能夠每天清晨都保持著巔峰的狀態前去訓練,珍惜每一分鐘,來提升自己。
要知道,書院的學子,一般都是從秀才乃至童生就開始接觸傳統的文人戰鬥方式。可是葉青,雖然學子已經是舉人巔峰,但是要說對自身文氣的運用,可能連一個秀才都不如。
秀才,是宣城學院的一個招生標準,只有在二十歲之前晉級秀才的青年俊傑,才有機會進入學院深造。
而童生、秀才、舉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童生就像人族六歲以下的兒童,基本上沒有什麼戰鬥能力的,連自保都成問題。
而秀才,體內的文氣已經可以初步離開身體,擁有了一定的戰鬥能力。
所以一般在入得學院之後最重要的一課,便是要教會這些新晉的秀才們,如何來利用自身的才氣作為媒介,從而激發詩詞書畫等文作的力量。也就是以戰文禦敵。
畢竟學院培養這麼多的學子,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壯大人族,抵禦異族的侵略,為人族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的。
而只有在成為秀才之後,才是這些學子們真正掌握文氣力量的開始,但是此時的書生,也只是能夠初步擁有一定自保之力而已,至於要對敵,還是夠嗆的,特別是面對大量敵人的時候。
不過,晉級到舉人文位之後就不同了,舉人目前已經算是人族的中堅力量的,此時的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殺敵能力,特別是那些領悟了大面積殺傷方法的書生,更是人族戰場上的主力。
所以每年,新晉級舉人的學子們,都會在學院導師的帶領之下外出試煉,接受殺戮的洗禮,從而促使他們能夠更快地習慣利用文道的力量來殺死敵人,保護自己,保家衛國。
特別是在戰爭時期,這些舉人學子們幾乎都會受到國家的徵召,前去邊關接受戰火的薰陶。
宣國由於和蠻族接壤,所以宣城學院的學子們如果想要順利地從學院畢業,不關是要達到舉人文位,更是要經歷過邊關的戰火,才算是正式畢業了。
而葉青呢,戰火他是經歷過了不少,對於殺戮早已經習慣了,但是這些都是在使用武道修為的情況下完成的。
文道方面的戰鬥力,就十分的弱了,剛來學院的時候,如果只是動用文氣,那麼他可能連一個學院的秀才都打不過,文氣的運用還是其次,作重要的是葉青到現在都還沒有一部適合戰鬥的靈書。
聖書倒是可以用來戰鬥,而且威力還很強大,但是葉青根本就不敢隨便在大庭廣眾之下使用,只有《瘟疫論》,雖然他可以當做一部毒書使用,但是殺傷範圍太大了,就憑葉青現在的那點文氣,根本就控制不好瘟疫的爆發程度。
至於其他的《弟子規》、《千字文》等靈書根本幾不適合用來戰鬥,畢竟他們本身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