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十多年,我隱藏身份,不光調查當年的真相,還隱藏著少林寺中. . . ” “哼,我將你們少林的武學盡數都瞧了個遍!” 而此時少林寺眾位武僧,都在面面相覷。 蕭遠山的這一句話不僅道出了他心中的苦澀。 也同樣扇了少林寺一記響亮的耳光。 “少林寺的諸位高僧,你們聽著,有本事你們今天把我蕭遠山殺了,否則的話,少林武功必定會留住大遼之地不可!” 蕭遠山咆哮的神情,絲毫沒將在場的少林武僧看在眼中。 此時,少林玄慈陷入沉思。 誰都不知,他在想些什麼? 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當年那個被誤會的契丹武士,還尚在人間,並且還就在面前。 過去了這麼多年,玄慈不相信,他一無所獲。 如果今日把當年所發生的事情全盤吐出,不光是自己,就連少林也會陷入,也會受到牽扯。 喬峰已經大概的瞭解了事件的起因。 至於是不是誤會,他也不想再深究。 而如今他所在意的是,那殺母之仇。 還有為那些因自己而慘死的無辜人等討回公道。 也為自己澄清自己身上的一切誤會。 畢竟胸襟再寬闊的人,也不喜歡揹著罵名和誤會,過完這一輩子。 大大咧咧性格豪邁,不代表他真的不在意這些。 只是在這一點上,稍弱於其他人罷了! 喬峰前走兩步,看著蕭遠山的背影,問道:“您口中所說的這個大惡人,當年,殘忍殺害我的孃親,還可以說是個誤會,對於這個我會慢慢的將其揪出,為我娘報仇. . . ” “可是又是誰,殺了我養父養母,讓孩兒蒙受著不白之冤. . . ” “孩兒現在想知道,此人到底是誰?還請爹您能明確指出?” 其實喬峰,能有如此疑問應該是察覺到了些什麼? 從這字裡行間能夠聽出,他此刻應該是已經有了懷疑的物件。 只是不太敢確定,所以只能用問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 從這一點上,陳君逸可以看出,喬峰還是有些不太敢接受,面前的這個突然冒出的親爹。 畢竟自打他記事以來,都是在養父母,和自己的恩師手裡面,慢慢成長,長大成人。 對於蕭遠山,也就只有一些血脈上的聯動,其餘的比如親情,一點都沒有。 這就是他剛才,為什麼沒有直接呼喚對方‘爹’或者父親之類的稱呼主要原因之一。 畢竟換作是誰,也都不會適應開這個口。 可是陳君逸覺得,如果蕭遠山等下真的說出,那些都是他所為,而那些人也都是他殺的,喬峰的這一身惡名,也是由他而來。 不知道喬峰會不會,因此而與他這位親爹決裂? 原著中和影視劇裡,描寫的,則是雖然心裡有氣,但是,畢竟是親爹,也不好說些什麼,只能全攬到自己身上。 可現在不同於原著書裡裡面,所繪製的那般具有規則性質。 這是一個多變的世界,沒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 苦悶愁怨,還有憤怒,承壓的過於許久,人是會爆發的。 不說其他,那些無關緊要的。 就單拿出喬三槐夫婦,和玄苦和尚。 一個對於喬峰有著養育之恩,養育之恩大於一切,猶如再造也不為過。 而另一個,則是傳授了喬峰這一身威震江湖的神功,能讓他有立足於天下,保命的本錢。 也同樣是天大的恩情。 對於這些羈絆,喬峰,他該如何選擇呢? 而背過身的蕭遠山去,聽到喬峰的問話,猛然的轉過身來。 表情凝重的回答道:“峰兒,這回你可就問錯了!” “嗯. . . ” 喬峰疑惑的嗯了一聲。 “錯了,那喬氏夫婦都是為父所殺. . . ” “什麼,這些都是你做的!” 此話一出,喬峰先是一臉的驚訝,隨後則是不敢接受,而不是不敢相信。 他沒有想到,自己剛才所想,居然是真的。 事情往往都是,越不想發生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 此刻的喬峰心情很是複雜,一邊是對自己有恩,另一邊是自己的骨血之親。 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我一直以來,苦苦找尋的大惡人,原來就是你!” 難怪當初那些冤枉被自己所殺的那群人,在斷氣之前,都會有那種表情。 原來他們都死在了‘自己’的手中。 只不過這個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 而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不錯,這些都是我乾的,當年帶頭在雁門關外殺死你孃的人是誰?” “那些人明明知道,卻有一個個都對他袒護,就是不肯說他是誰?” “峰兒,難道也還不該殺嗎?” 此話一出,陳君逸都為之一愣。 這是什麼邏輯,不說出實情就要遭受殺身之禍。 那些當年參加過,雁門關外慘案的那群人,他們完全是死有餘辜。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