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君逸說到徐達與唐洋二人時。 朱元璋的表情,不自然地動了一下。 同在洪水旗下的朱元璋,感到心裡,很是不平衡。 唐洋被叫出,朱元璋沒有任何一句怨言。 因為人家是五行旗洪水旗的旗主。 而自己則是地方分壇的小壇主,與人家的身份,差了一大截。 但是徐達則是不同,平日裡對方都是以他而馬首是瞻。 論智謀,論武功,論才能,徐達都不如朱元璋。 但現如今對方又得到新教主的重用。 作為徐達進入明教的引路人,朱元璋多多少少有些怨氣。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一個野心十足的人物。 這也能從他此刻的表情上看的出來。 即使再怎麼心有怨氣,也不曾表現出來。 喜怒不形於色,看來之前對朱元璋的認知,還是短淺了。 現在的朱元璋還沒有以後的那般野心。 此時的他,也只是想在自己的這個新教主面前立功,好博取到良好印象。 好為以後的自己在明教發展,打好基礎。 畢竟俗話講,新官上任三把,更何況一教之主呢! 此時的朱元璋在想,新教主一上任就搞勢力擴建。 不用想,不久之後,明教肯定面臨著一場巨大的換血。 而那些年歲較大,位高權重的老人。 就好比,白眉鷹王,青翼蝠王這些人。 都已經年邁,很多事情都不再適合去做。 更何況,看這位新教主的意圖。 以後肯定是會推翻蒙元朝廷,坐得天下之主。 那明教這些個高層,以後肯定也會被封王拜將。 再加上這次明教的浩劫,也是正值用人之際。 朱元璋想,自己此時好好表現一番。 不妄求得到什麼護教法王或是光明使者一類的職位。 只需要一個普通的旗主,或者什麼堂主都行。 因為他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分壇壇主。 一個地區有上百個分攤。 可想此時,朱元璋在明教的地位。 比之普通教眾,也高不到哪裡去! 倘若要是能得到,新幫主的重用。 那自己以後豈不是飛黃騰達了! 本就是苦出身的他,嚐遍了世間疾苦。 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那就是,要做人上人! 等到新主推翻蒙元朝廷後,那自己就是新朝的開國重臣。 說重臣也不是空談! 因為在這群不懂政治思想的武林人士面前,自己最起碼要強於他們。 此刻的朱元璋還沒有想過要做天下之主。 在原著中此時的朱元璋可能會有這種想法。 因為張無忌雖強,但沒有手腕,說白了,草莽一員。 可是陳君逸又有所不同。 實力強出天際,雖然沒有見過其手腕有多麼高明。 但是能從平時管理教內事務,能夠看出此人,絕不會像他的長相那樣人畜無害! 別看一張俊美的外表下,臉上總是一張帶有微笑的笑臉。 可這,就是朱元璋最恐懼陳君逸的一點。 往往面色越平靜的人,就越能隱藏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像朱元璋這樣聰明的人,他到現在都沒有看透陳君逸這個年輕的新教主。 根據這段時間的暗中觀察。 朱元璋覺得,這個新教主的心境絕非與他外表那般年輕! 所以他也只能壓下,自己那不切實際的野心! 聽到徐達在自己前面被提名時。 朱元璋也只是純粹的嫉妒,沒有任何的怨恨! 而上邊,陳君逸也是一邊說話,一邊觀察著這個倚天世界中最大的野心家。 雖然臉上依舊雲淡風輕,看不出任何其他表情。 但是,在六感異於常人的陳君逸面前。 簡直要比禿子頭上的蝨子還要明顯! 在其微表情下,陳君逸已經解答出大致的內容。 無疑就是想立功,想在自己這個新教主面前表現一下。 既然如此,那自己索性就給他一次表現的機會。 陳君逸眼神一凝,笑著開口道:“朱元璋上前聽令!” 朱元璋聞聲先愣住了一下。 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然後經過身旁兄弟提醒,這才反應過來。 僅僅就是一陣喜出望外。 但得意不能忘形。 急忙整理了一下,邁步上前,躬身道:“屬下在!” “不知教主是何吩咐,朱元璋願付犬馬之勞!” 陳君逸點了點頭說道:“你能有此心,本教主甚是寬慰,那我就命你去往彭城,用你的一切辦法,在那裡為我明教打下一片天地,順便在招兵買馬,擴大我教的勢力範圍,好讓以後推翻蒙元,打下足夠的基礎!” 朱元璋一開始還認為,終於要到自己大顯身手的時候。 卻不料,聽到彭城這兩個字,瞬間臉色大變。 雖然說,蒙元朝廷政治走向,與經濟,軍事,都以大都為中心。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彭城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彭城也是後世時期的徐州。 要說著徐州,那自古就是戰略的一級要地,蒙元朝廷在這裡駐紮了過百萬的軍隊。 此地,那必然是兇險萬分。 陳君逸若是讓他隨著唐洋和徐達二人北上,那是對他的能力肯定與認可。 但是現在,讓他去往彭城,那等同於讓他去送死沒什麼區別。 別說讓他招兵買馬,興師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