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自己和姑爺說了些什麼。現在自己不知道還同姑爺說這些,真是有點下不來臺。面上不露聲色的河谷也打著哈哈,心裡可是氣得了不得。
如海是個識趣的人,當然也明白老太太此時的心情,也就很識趣的告辭出去的,心裡卻知道恐怕比會有一番折騰的,且看著母子誰勝誰負吧。但是不管怎樣,自己的好好想想女兒日後的生活了,是不是該把女兒接回去了。
當初把女兒送過來。除了那些沒明著說的事,最主要是不能讓女兒沒了管教,妨礙她以後這聲譽,只是現在這樣情形,再住著確實有點子尷尬。但是如果不住這裡,又是失了當初最主要的想頭,自己單身一個老父帶著女兒,以後說親真是不便的。盤算半天,終究以後的名譽比較重要,且賈政夫妻也是厚道人,他們這些做父母的尷尬,因該不會落在了孩子身上,且除了有母族的教導,這裡還有一些姑娘相伴,總好比跟著自己孤孤單單的。
如海打定主意,雖聽了黛玉表露的自己想跟著父親回去的念頭,但還是勸住了女兒。不過入海已經打定主意,還是早日謀劃這回京吧,這樣離著女兒近些,還好時常把女兒接到自己身邊住兩天。幾下裡都有比較便宜。
黛玉原來是動了回南之心,可是後來看到寶玉那個樣子就捨不得再提了,只是後來幾天老太太忽然對她淡然,黛玉這敏感的心怎麼會感覺不到。當下就傷了心了,再細想了這前前後後的事,面上就是在下不來臺了,恨不得立馬有個洞把自己埋了才好。這些日子送來的湯藥補品,有些不食,讓自己就此一病不起才好呢,又像這久沒見面的老父,是不忍心讓他傷心失望,終於還是吃了下去。只是心裡想著恐怕這府裡只要是個人都知道這些事了,自己實在沒有臉面再住下去了,還是隨著父親回去吧。只是聽了老父的苦勸。也是知道老父一心為了自己,只能壓在心裡不再提起。
終於,林如海在京中的事情已經料理乾淨,又和賈政等人商量了調任的事情,就依依惜別了眾人,在黛玉止不住的淚珠子下離開了京城。
這如海前腳走,後腳老太太就開始發難了。這些天,她可是憋火憋著好久了,因顧著林姑老爺在府裡,顧著大家的體面,才一直隱忍不發的。現在客人走了,她那裡還等得?
這幾日她沒人時就想著,這政兒怎麼會就揹著自己做下這等的事來?現在又讓自己在小輩面前如此丟人。翻過來覆過去的反覆思量,總不相信自己孝順貼心的小兒子怎麼會如此對自己,是了,一定是他那個媳婦串奪著他的。這個老2家的,面上看著賢惠大體,對著自己也是恭恭敬敬的,對兩房小的都是照顧有加的,可骨子裡卻是個不安分的,自己怎麼就忘了那年在自己面前梗著脖子說不的樣子呢。
賈政被老太太這樣火燒火燎的交了進去,進了物資以後,見老太太斥退了下人後,竟然衝著自己讓自己跪下,就有點感慨,母親怕時氣得不輕,聯絡到妹夫剛剛才走,就知道大概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了。自己是知道母親的性子的,怕是跟林如海說了什麼黛玉的事情,給吃了回票,才來問罪的。
只是當初怎麼沒有直接回明老太太的?時隔已久,具體細節已經記不清了,大體的意思還是想得起來的。想當初,老太太有意給寶玉定了黛玉,只是這一直是她老人家的自己的想頭,一絲也沒對自己或子肜提過,自己和老婆是因為紅學分析和老太太的舉動給猜出來的。老人家不說。自己自然沒有送上門去說自己不同意的說法的,沒得惹老太太生氣的。再說,孩子都還小,等議親的時候說也不晚。若早早的和老太太說了這些,若有一星半點的傳出來,黛玉住在這裡也不便宜了。
再說了,自己夫妻也是有想法的,這時代以孝道為重,若老太太硬要為寶玉定下黛玉,自己雖然可以不同意,但孝順上總是有點說不過去的,所以,這也是自己夫妻為什麼不主動說破的原因,子肜還曾想著日後看好人家,直接讓聖上賜婚,也省得在老太太面前多費口角,鬧得不愉快。只是沒想到,如海進京一次,打量著是把這事給捅破了,這檔子事,現在已經混不過去了。只怕這件事還是母親去提的,估計是給碰了一鼻子灰,這面子也都了不少吧。
(日子忙昏頭了,好多人都回去過年了,忙得我來不及偷空寫字,我現在儘量趕,要是實在趕不出,還請見諒,反正這帳我會記得的,等空點一起補上。現在老是凌晨兩…後才睡,我的臉都不能看了,黑煙圈大眼袋~~其實,現在我的眼皮子就有點粘住了,可是我昨天說了大話啊,親啊,就饒了我這一回了好不好,實在是困死了,以後一定補!
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