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部分(3 / 4)

小說:鳳回巢 作者:吻火

人老了,少不得有些耳聾眼花的毛病。這幾年,傅老夫人已甚少在人前露面,身體還算不錯。

傅家人都以為傅老夫人能活到百歲。

就是傅閣老也這麼以為。

誰也沒想到,傅老夫人會在此時去世。

活到九十歲,已是罕見的高壽。傅老夫人無病無痛,壽終正寢,便是喪事也要當成喜事來辦。傅家嫡支旁支的子孫齊聚傅府。

喪信傳開後,全京城的官員聞訓而至。

帝后各自命人代為登門弔唁,閔太后也特意打發了身邊的親信來弔唁。

傅閣老硬撐著下了床榻,跪靈七日。

待傅老夫人下葬後,傅閣老也徹底病倒了。

按著朝廷慣例,父母去世,身為人子,要守孝丁憂三年。否則,便會落下不孝之名。除非天子下恩旨,奪情起復。忠孝二字,忠排在第一位。也只有天子,才有此權利。

想也知道,蕭詡絕不會下這一道奪情的聖旨。

傅閣老就此要丁憂三年,所有傅家為官的子孫也要一同丁憂待在府中。

第九百六十九章 局勢

朝堂風雲變化,局勢無常。別說三年,就是三個月,也足以讓朝堂勢力重新洗牌。

傅閣老這一丁憂,傅家隨之徹底退出了朝堂,沉寂下來。

與此同時,“痛失愛女”的崔尚書振作起來,重新入朝。

天子下旨,內閣如今只有四位閣老,朝事繁瑣,力有不逮,命眾臣推舉一名重臣入閣。

顧海立刻出列,推薦崔尚書入閣:“崔尚書為官清正,品性高潔,行事沉穩,堪為閣臣。微臣推舉崔尚書。”

羅尚書等人紛紛附議。

論資歷聲望,崔尚書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尚書原本有意相爭,可惜推舉他的人遠不及崔尚書,只得遺憾敗北。

天子很快便應允首肯,正式下旨。自此,朝中又多了一位崔閣老。

按著朝中慣例,入閣之後不能再兼任六部尚書。崔尚書入閣後,吏部尚書的位置便空了出來。

吏部為六部之首,吏部尚書掌管百官考核稽查升遷,位高權重。這個位置一空出來,動了心思的官員不在少數。

按著慣例,要麼是從其餘五部尚書中選任,要麼從吏部兩位侍郎中提任。一時間,眾臣人心浮動,私下各用手段,探聽聖意。

……

朝堂之事,閔太后極少過問。

不過,崔尚書入閣是大事,選任吏部尚書也非同小可。閔太后自然有所耳聞,在顧莞寧面前笑著唸叨過一回:“一轉眼,阿詡登基也快三年了。有了新的閣臣,如今還要選任吏部尚書。”

三品以上的重臣,幾乎都是元佑帝在世時的老臣。由此也可見蕭詡性情寬厚。一直忍到傅閣老丁憂,才順理成章地重新選了閣臣。

王閣老早已投向天子,崔閣老也已成為天子心腹。剩餘的三位閣老中,有兩位原本親近傅閣老的,現在也識趣多了。

蕭詡這些時日耳根清淨心情舒暢,處理政事也覺得順手多了。

顧莞寧笑著陪閔太后閒聊:“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的位置頗為重要。皇上暫未選定,任由群臣舉薦推選。想來也有藉機考察各人心性之意。”

“可不是麼?”閔太后笑道:“平日裡看著穩重,到了這等時候,也顧不得什麼了,一個個想盡了法子。已經有人將話遞到哀家耳邊來了。”

顧莞寧略一挑眉,哦了一聲:“母后說的,莫非是衡陽?”

閔太后點點頭:“正是她。”

衡陽公主在年初生了一女,自己頗有些失落,不過,李家上下倒是都頗為歡喜。反正李家已經有了子嗣,衡陽公主生男生女都無妨。

有了孩子之後,衡陽公主這一顆心便漸漸偏向夫家。蕭詡為了拉攏李尚書,提任李駙馬做了四品的鴻臚寺卿。

李尚書爭不過崔尚書,沒能入閣,心中頗為遺憾,立刻又對吏部尚書一職動了心思。

李尚書做官多年,頗為愛惜名聲,官聲還算不錯。在朝中也結交了不少同僚好友。既有意吏部尚書之位,李尚書自要動用所有能動用的力量,私底下動作頻頻不說,還請託了兒媳衡陽公主進宮說情。

“衡陽昨日進宮來請安,送了一株五百年的人參給哀家。”

閔太后隨口道:“也不知她從哪兒得來的方子,也一併獻給哀家。說是以這株五百人參為主料,再配以其他十幾味藥材,可以配置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