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太后已經茹素月餘,每日吃齋唸佛,祈禱佛祖保佑戰事順利大秦江山安穩。
先帝太妃們,來慈寧宮請安都被拒之門外,便也不敢再來擾閔太后的清淨。更無人敢去椒房殿觸黴頭。
這一日,徐滄進了椒房殿。
半個時辰後,椒房殿裡的女官琳琅親自去了慈寧宮報喜。
“啟稟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近日頗有些不適,特意召了徐太醫來看診。”琳琅神色平穩,目中卻透出喜意:“徐太醫診出了喜脈。”
閔太后眼睛一亮,猛地起身:“你說得可是真的?莞寧真的有喜了?”
琳琅抿唇一笑:“這等大事,奴婢豈敢說謊欺瞞。娘娘確實是有喜了。娘娘不宜勞頓,所以特意打發奴婢來給太后娘娘報喜。”
閔太后眉眼全是笑意,樂呵呵地說道:“有了身孕,確實該好好歇著。哀家這就去椒房殿看看莞寧。”
說完,便喜滋滋地去了椒房殿。
顧莞寧正坐在鳳椅上,神色間略有些倦意。見閔太后來了,立刻起身相迎:“兒媳見過母后。”
閔太后笑道:“快些坐下,可別站著累著自己,更不能傷著身子。”一邊說著,一邊親熱地拉著顧莞寧的手坐下。
然後問長問短,噓寒問暖:“這幾日胃口如何?睡得好不好?以後可得小心注意些,一切都以身體為重……”
顧莞寧早習慣了閔太后的性子,不過,被人這般關心,總是件令人愉快的事。眉間笑意盈然。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喜訊(二)
閔太后度過最初的激動之後,理智迅速回籠,很快下了決定:“從今日起,你安心養胎。宮中瑣事都交給我。”
顧莞寧早知閔太后會是這等反應,隨口笑道:“我現在暫時沒什麼孕期反應,打理宮務也算不得太過勞累,母后不必憂心……”
閔太后立刻板起臉孔:“莫非你是信不過我?”
顧莞寧:“……”
閔太后正色道:“若是別的事,我都依著你。不過,這事得聽我的。懷孕養胎最忌勞累,疏忽大意不得。你也別仗著自己年輕生過阿嬌他們姐弟三個,就不當回事。萬萬不可有失。”
這份好意是不得不領了。
顧莞寧無奈地笑了一笑,也不再堅持:“母后說的有理。兒媳就聽母后的。從明日起,便將所有宮務暫交給母后。我只管安心養胎。”
這就對了嘛!
閔太后喜笑顏開,看著顧莞寧的肚子,由衷地嘆道:“這一胎是雙生子就好了。”
子嗣永遠不嫌多。
顧莞寧啞然失笑。
閔太后心情一好,提起蕭麒蕭麟即將出宮住進王府之事,也沒那麼幽怨了:“麒哥兒麟哥兒的王府都建好了,就在安平王府的隔壁。”
和魏王府韓王府也都在一處,離皇宮頗近。
顧莞寧微微笑道:“他們兩兄弟一直在母后身邊長大,母后一日都離不得他們。只是,宮中規矩歷來如此,他們已經過了十歲,不宜再住在宮中。不過,他們總要進宮來讀書。母后想他們兄弟,便讓他們每日中午到慈寧宮用膳。這樣也能時常見到他們。”
閔太后笑道:“我倒是和你想到一起去了。”
婆媳對視而笑。
……
到了中午,孩子們俱都散學歸來。
蕭麒蕭麟也在上書房裡讀書,不過,他們兄弟兩個進度相差頗大。蕭麒智力發育遲緩,儼然五六歲孩童的模樣。蕭麟卻格外聰慧。
兄弟兩個感情極好,每日同進同出。此時也是一同前來,規規矩矩地請安行禮。
顧莞寧含笑道:“都起身吧!”
閔太后慣會寵溺孩子,一手拉著一個問起了課業。
蕭麒乖乖作答。
蕭麟今年十歲,自覺已是男子漢,不願再被閔太后拉著手,抽回手退了幾步,一本正經地說道:“母后有話相詢,只管張口發問,不用再拉著兒臣的手。”
閔太后:“……”
顧莞寧抿唇而笑。
閔太后素來好性子,也未惱怒,反而也笑了起來:“好好好,我不拉你們的手行了吧!”
蕭麒卻未退開,咧嘴笑道:“母后拉我的手。”
黑白分明的漂亮眼眸,如溪水搬清澈。
閔太后既欣慰又有一絲酸澀。
隨著年歲漸長,蕭麒和蕭麟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蕭麟聰慧過人,十分懂事。蕭麒卻如同被時光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