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3 / 4)

小說:鳳回巢 作者:吻火

,應該有何褒獎?”

盧尚書拱手答道:“回皇上。理應每人晉升一級,賞銀百兩!”

賞銀多少無妨,重要的是能晉升一級。

武將和文官最大的不同也在這裡。文官要經過科考,要積攢資歷聲望,便是被賞識被重用,升職也得徐徐圖之。

而在戰場領兵廝殺的武將們,靠的是戰功。說得再直白一點,殺敵越多,晉升越快。

朝中三品以上的文官,少說也得四旬左右。

而三品以上的武將,卻要年輕得多。甚至還有二十多歲的年輕武將。

蕭詡略一思忖,下了口諭:“給戰報上提及有戰功之人,晉升兩級,賞銀五百兩!”

……

多日來心情一直陰霾的顧海,今日終於難得的有了好心情,腳步也比平日輕快了許多。

崔閣老的聲音從身後響起:“顧尚書,請稍候片刻。我今日乘顧家馬車,和你一併回府。”

顧海腳步略略一頓,待崔閣老趕上來,才應了一聲:“好。”

崔府和顧府相隔不遠,確實順路。

不過,崔閣老特意要和顧海同行,自然是有話要說。

宮中說話不便,待出宮上了馬車之後,崔閣老才拱手道喜:“顧楊等人立下如此戰功,實在可喜可賀。”

顧楊等人是定北侯府的家將,他們立下戰功,便是顧家立了戰功。

天子金口一開,便讓眾人連升兩級,定北侯府自是揚眉吐氣。

顧海笑道:“多謝崔閣老。”過了片刻又道:“一場勝仗,算不得什麼。未必能徹底扭轉戰局。日後如何,尚未可知。”

崔閣老收斂笑容,正色道:“戰爭便是這樣,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戰局會如何。算一算時間,謹行應該已經趕至邊關。他學了多年兵法,卻未真正領過兵,人也年輕。也不知他能否穩住戰局。”

到底是自己的女婿,崔閣老對邊關戰事的關切,也遠勝旁人,語氣中滿是憂慮。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膠著

顧海目光一閃,神色淡淡:“崔閣老不必憂心。當年我二哥十八歲就去了邊關打仗。還不是照樣鎮守邊關,立下無數戰功。”

“我們顧家兒郎,天生便是領兵打仗的料。”

這語氣,實在有些狂傲。

崔閣老聽了,卻深以為然:“顧尚書言之有理。”

“再者,謹行此去邊關,最重要是安定人心。”顧海又道:“我顧家歷代鎮守邊關,只要有顧家兒郎領軍,邊軍便人心安穩,數十座邊城百姓們也會迅速安定下來。有顧楊在,還有顧柏同去邊關,上陣領兵之事,一時還輪不到謹行。”

崔閣老這才釋然地鬆了口氣:“這樣就好。”

顧謹行還年輕,戰功多少倒在其次,先保住性命要緊。不然,若有個三長兩短,女兒崔瑤豈不是要活生生地守寡一世就像太夫人那樣?

顧海顯然清楚崔閣老的心思,低聲說道:“閣老請放心。謹行不在府中,顧家上下自會將崔氏照顧得妥帖周全。”

崔閣老徐徐一笑:“這我當然更放心。”

兩人相識一笑,不再多言。

……

這一日勝仗過後,邊關的戰局逐漸膠著,敵我雙方互有輸贏。

吐蕃突厥聯軍佔了五座邊城,以此為據點。邊軍意欲奪回邊城,不時發起攻擊,卻無功而返傷亡頗重。

反之,敵軍想再奪邊城,便會遭到邊軍最激烈的回擊,死傷也十分慘重。一時間僵持不下。

顧謹行雖然年輕,卻頗為沉得住氣,並不急著收復邊城。下令整頓全軍,便嚴查軍中的叛徒。這一查,果然在軍中查出了數十個內應。

這些人,大多是軍中低階將領,在軍中多年。是齊王在十餘年前在邊軍中安插的內應。當年齊王野心尚未曝露,又是定北侯府的女婿。已故的顧湛顧淙兄弟,對這個姐夫也算敬重。這才被齊王窺了空隙,將自己的人安插進了邊軍裡。

此事年代久遠,便連太夫人也不知情。

顧謹行查出內應後,毫不留情痛下殺手,以最嚴苛的軍法當眾處決了所有內應。然後,派人將數十顆人頭掛在訓練教武場的高杆上,震懾軍心。

顧謹行親自寫了奏摺,命人送往京城。

數日後的百官大朝會,傅卓當眾宣讀這份奏摺,引來群臣憤慨激昂。

“齊王多年前便心生反意,竟在邊軍中安插內應。”兵部盧尚書含憤啟奏:“突厥臨近大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