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念頭。
……
眾人心思活絡,卻耐著性子,按兵未動。
總得等阿嬌公主過了及笄禮再行謀劃。
承恩公夫人卻沒這份耐性,仗著自己是閔太后的孃家長嫂,幾日後進慈寧宮請安之際,便委婉地提起了阿嬌的親事。
“阿嬌也快及笄了!便是皇上娘娘捨不得她早日成親,也該先給她定下親事才是。”
閔太后抬了抬眼皮,不冷不熱地哦了一聲。
承恩公夫人豁出一張老臉,陪笑道:“太后娘娘是看著達哥兒長大的。達哥兒自小是淘氣了些,好在這些年一直在宮中讀書,性子比少時沉穩了許多。他和阿嬌青梅竹馬,彼此熟絡,感情甚佳。”
“若太后肯促成他們兩個,也是美事一樁……”
承恩公夫人的滔滔不絕,被閔太后黑著臉打斷:“你給哀家住口!”
番外之竹馬(二)
“啟稟皇后娘娘,承恩公夫人去慈寧宮請安,不知說了什麼,觸怒太后娘娘。被太后娘娘轟出了慈寧宮。”
玲瓏低聲稟報:“太后娘娘下令,日後承恩公夫人無詔不得進宮!”
閔太后對孃家長嫂素來優容幾分,是什麼事令閔太后大發雷霆?
顧莞寧目光一閃,嘴角扯出一抹譏削的冷笑:“皇上因母后之故,對承恩公府頗為優厚。承恩公平庸無能,卻安享一等公爵位,榮華富貴。”
“人心不足。他們夫妻兩個,這是惦記著想將閔家的富貴延續下一輩了。”
玲瓏略一思忖,便明白過來:“娘娘的意思是,承恩公夫人惦記上阿嬌公主的親事了?”
閔家的嫡孫閔達也是儲君伴讀,自少時在宮中讀書,和阿嬌公主也算青梅竹馬。
承恩公夫人動這個心思,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
閔達和俊哥兒虎頭謙哥兒一比,不免就遜色多了。以皇上和娘娘對阿嬌公主的疼愛,定要為她挑一個最優秀的駙馬,自然看不上閔達。
顧莞寧淡淡說道:“達哥兒自幼不喜讀書,更喜學武。阿奕曾和我提起過,達哥兒願做他的貼身侍衛統領。”
身為儲君伴讀,不愁沒有好前程。
貼身侍衛統領,說起來似乎不太好聽,實則不然。
每日貼身隨行,和儲君朝夕相伴。日後儲君登基,便能順理成章地成為禁軍統領……
不知這是閔達自己的心意,抑或是背後有“高人”指點。
……
隔日,顧莞寧去慈寧宮見閔太后。
閔太后絲毫未曾隱瞞,將承恩公夫人進宮始末細細說了一遍:“……虧得她有臉求娶阿嬌!達哥兒什麼性子脾氣,哀家豈能不知?便是再照拂孃家,哀家也斷然不會應下這門親事。”
“昨日哀家一氣之下,索性命人將她轟了出去!待阿嬌親事定下,再允她進宮說話。省得她整日在哀家耳邊絮叨,聽得哀家心煩意亂。”
閔太后提起昨天的事,頗覺鬧心。
孃家人一如既往地扯後腿丟臉!
顧莞寧微笑著安撫:“區區小事,母后不必耿耿於懷。滿京城盯著阿嬌的女眷,又不止承恩公夫人一個。她是仗著母后好性子,這才敢在母后面前放肆。”
“阿嬌的親事,兒媳心中已有了打算。”
閔太后聽得精神一振,立刻笑問:“你相中的可是俊哥兒?還是虎頭謙哥兒?”
顧莞寧避重就輕地笑道:“兒媳先找時間探明阿嬌心意。”
“也好,那就等一等再說。”閔太后笑道:“咱們的阿嬌這般聰慧能幹,定得挑一個合心意的駙馬才是!”
……
承恩公夫人被攆出宮一事,很快悄然傳開。
明眼人稍微一想,便能猜出幾分這其中的緣故。少不得要在背地裡取笑承恩公夫人一回。
承恩公夫人無顏出門見人,索性裝病躲了幾個月。直至阿嬌公主的及笄禮,才厚著顏面進宮。
駙馬什麼的,承恩公夫人是提都不敢再提了,一味地在閔太后面前伏小做低。
閔太后也拿這個厚顏的孃家嫂子沒辦法,當著眾人的面,總不能讓承恩公夫人下不了臺,神色淡淡地應了幾句。
阿嬌的及笄禮,由德高望重的崔夫人做了正賓,為阿嬌做攢者的,是蕙姐兒。
光芒四射的阿嬌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眾目睽睽之下,阿嬌神色泰然,從容鎮定。
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