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一品味,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這是在元佑帝面前給他們三個上眼藥啊!
魏王韓王心中警惕之意大起,迅速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保持緘默。
這等局面,還是讓齊王應付去吧!
反正齊王年齡最長,在三位皇叔中也是威脅最大的那一個。
果然,齊王立刻應道:“叔侄之前,說話何須如此客套。更何況,你自少時起便比同齡人成熟穩重,行事有度。說什麼指點,我們幾個皇叔倒是慚愧的很。實在沒什麼可指點你的。”
太孫依舊一臉誠懇的表情:“三皇叔這麼說,未免太過自謙。皇祖父常在我面前誇讚三皇叔精明能幹,將藩地治理得繁榮富庶。侄兒不才,也盼著自己能像三皇叔一般,為皇祖父分憂。”
這個蕭詡,論口舌可比不中用的太子強多了。
看似溫軟,實則軟中帶刺,句句都是陷阱。
齊王心中十分警惕,說話倒是比之前更小心了幾分:“你時常伴在父皇身邊,有父皇指點,勝過天下所有良師。這份福氣榮耀,就是我這個做叔叔的,心中也十分羨慕。”
太孫點點頭應道:“這倒也是。我跟在皇祖父身邊,確實獲益良多。”很快又道:“三皇叔此次歸京,就長留在皇祖父身邊,不要就藩了吧!”
齊王正色道:“這如何使得!藩王不得隨意歸京,這是先祖定下的規矩。此次我接了喪信,才回了京城。陪父皇一陣子,總得就藩。”
“規矩是死的,不破不立。”太孫溫和道:“三皇叔只顧祖宗規矩,難道就不想顧皇祖父了嗎?”
齊王啞然片刻,才苦笑道:“你說的也有道理,倒真是讓我兩難了。罷了,等二哥之後,將此事交由禮部定奪吧!”
“藩王留京,不合規矩。禮部那些官員,大多迂腐。讓他們商議定奪,能定奪出什麼結果來。”太孫略略皺眉:“要不然,就得皇祖父龍體痊癒了再做決定。”
元佑帝像沒聽出兩人在打機鋒一般,適時地嗯了一聲,然後閉上眼睛假寐去了。
魏王韓王:“……”
剛才他們兩個只說了幾句,元佑帝便皺眉不喜。輪到太孫和齊王口舌爭鋒了,元佑帝就不聞不問。
這也太偏心太讓人憋悶了!
太孫和齊王對視一眼,然後各自移了開去。
……
在福寧殿裡陪著元佑帝用了午膳後,齊王才回了齊王府。
太孫也因府中有事,回了太子府。
魏王閒著無事,便留在福寧殿裡陪伴元佑帝。韓王則去探望竇淑妃。
竇淑妃見了兒子,顧不得歡喜閒話,立刻就壓低了聲音說道:“明日太子下葬,你也隨著去皇陵。”
韓王點點頭:“這點小事,何須母妃吩咐,兒臣自然之道。”
竇淑妃看著韓王,忍不住長嘆一聲:“都是母妃沒用,沒能搶來鳳位。”
韓王最是年幼,沒有齊王,還有魏王,怎麼也輪不到他。
如果竇淑妃做了皇后,又自不同。皇后嫡子,在皇位的繼承權上,更佔優勢。
韓王目中閃過一絲遺憾,口中卻安慰道:“母妃已經盡力了,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非人力所能及,如何能怪母妃。”
竇淑妃卻越想越是氣悶:“那個靜妃,被廢了後位,還是厚顏留在福寧殿裡。每日伴駕,真不知她哪來的臉!”
哪來的臉?
當然是元佑帝給的!
王皇后失了後位,卻未完全失去聖心。元佑帝對自己的髮妻,比對竇淑妃和孫賢妃可要好多了。
韓王不忍將這些實話說出口,免得傷了竇淑妃的心,寬慰道:“父皇整日躺在龍榻上,身邊確實離不得人。靜妃娘娘到底是父皇髮妻,有她照顧著,也是好事。母妃這一把年紀了,何必在意這些。”
竇淑妃瞪了韓王一眼:“我半截快入土的人了,有沒有聖寵,當然無關緊要。對你們父子來說,就再重要不過。”
“若不是為了你們父子,我何苦這般著急。”
說著,忍不住落了淚。
韓王暗暗懊惱自己失言,好聲好氣地哄了半天,才令竇淑妃停了眼淚。
竇淑妃用帕子擦拭過眼角,吸了吸鼻子,才道:“總之,儲君一日未定,你便有機會。總得仔細籌劃,搏上一搏,才能甘心。”
韓王目中閃過一絲精光,沉聲道:“母妃此言甚是。我心中已有定計!”
竇淑妃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