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將這股子幾乎成為自己恥辱的悍匪一句殲滅之。
由於在交付過程中雙方嚴格保密,以及在接收後並未配發部隊,全部儲備到幾個秘密倉庫之中。所有炮兵還依舊使用繳獲的日式裝備訓練。使得各野戰旅直屬炮兵的裝備看起來因為大量擴編,表面上看來只有四門山野炮。
而由原來重炮營升級的堂堂一個重炮旅編制,其裝備則還是那十二門大正四年式一五零榴彈炮。更多人是完成了訓練後,卻成為無裝備的徒手炮兵。一個只裝備了十二門大炮的旅?這在任何國家看來都是一場嚇唬人的鬧劇楊震有意製造出的這些假象,不僅讓自己部下摸不到頭腦,還成功的瞞住了號稱無孔不入的關東軍情報部門。使得上至關東軍司令部,下至各個參戰師團,對楊震從江北獲得大量的波蘭制武器裝備,尤其數量巨大的火炮還一無所知。
關東軍上下對楊震所部重火力印象還停留在去年秋季戰役結束的時候。雖然都承認在與皇軍作戰中,這股悍匪應該繳獲了不少皇軍的制式武器裝備,尤其是火炮。但受制於自己沒有生產能力,僅僅依靠繳獲,其重灌備的數量絕對是有限的。
因為皇軍可不是那些為了逃命什麼都能丟下,嶄新的德制山炮都能丟在路邊不做任何破壞的支那軍。一向有在戰敗時候破壞自己武器裝備習慣的皇軍,雖然去年打了敗仗,但絕對不會讓他們繳獲多少武器,尤其是重灌備的。
只有四門山野炮的炮兵也可以稱之為營?楊震部隊的這個編制讓日軍笑掉了大牙。儘管已經知道楊震所部擁有兵工廠,但日軍高層卻依舊認為這個兵工廠最多隻能製造一些輕型武器,重武器想也不要想。製造一門大炮,可不是有根鋼管就能行的。
儘管想法設法,但卻一直沒有摸清楚對方那種奇怪火炮究竟是什麼東西。但之前的歷次戰役已經表明對方這種大威力,很可能是江北給的新式火炮的數量並不多。皇軍有飛機,可以對這種火炮實施有效的壓制。
裝備上巨大的差距,而一線部隊僅僅重炮聯隊現在就達到了四個,獨立野戰重炮大隊兩個。除了大口徑野戰榴彈炮和加農炮的數量達到二百多門之外,還有四個戰車聯隊,以及大量的航空兵。
這麼強大的武器裝備,再加上皇軍集中優勢的兵力以及皇軍本身優良的軍事素質,對方除非是腦袋發昏了,自己找死,否則不可能自己主動發動進攻。此次進攻還在最後準備階段,日軍上下便充滿了盲目樂觀的思想。
在從上到下幾乎都抱著這個想法,以及為了儘快的轉入攻勢的前提之下,日軍一線部隊的配置幾乎全部都是成進攻態勢部署。所有的炮兵陣地、戰車集結地,以及大部分的部隊,幾乎都沒有修建堅固的火力掩蔽部,都光禿禿的暴露在簡單的野戰工事之中。
而大量的彈藥、糧食、汽油以及其他的物資也沒有修建任何隱蔽倉庫,大大咧咧的就地堆放在相對隱蔽的空曠之處,只是用油布一蓋就了事。而來回運送物資的大量汽車,則早已經將這些所謂的隱蔽處暴露的一乾二淨。
雖然警戒也稱得上森嚴,但這些警戒只是用於防止人為破壞,其主要的防禦就是幾道鐵絲網加上一些警備部隊和狼狗而已。對於對方可能出現的火力打擊,日軍則是沒有做絲毫的準備。
因為在日軍前沿各師團指揮官看來,對方別說重火力稀少。就算有,在自己航空兵幾乎每天都將對方前沿陣地炸上幾個來回的情況之下,對方有限的火炮也不可能對自己形成威脅。更何況這些彈藥儲備點的位置基本上都在對方那些小山炮的射程之外。
他們沒有遠射程的大口徑火炮,沒有航空兵。就是知道自己的彈藥、物資儲備點,也是無可奈何,沒有能威脅到這些物資的手段。因為他們那些射程最大不過幾千米的七五山野炮是打不到這些彈藥和物資儲備點的。
如果說對楊震所部的重視,關東軍更多的是在戰術上。而在思想上則還是有些輕敵,尤其是在自己火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關東軍上下對此次的進剿都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
認為這次有大量的重炮以及戰車助陣,又一次集中了四個師團的兵力。無路是兵力還是火力上都佔據優勢的自己,在面對困守狹小地域的對手,一定會像在關內戰場上一樣,摧枯拉朽。
第三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障眼法
那邊恥笑楊震部隊遠超現實裝備數量,過於大而空編制的日軍並不知道。就在第五師團陸續開拔時候,已經集中到湯原西部地區群策山一線的楊震各部炮兵,正在集中的領取裝備。兩天的時間之內,這些之前還是徒手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