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祿最終同意了這個幾乎已經是東北局能承受極限的物資換留學生的計劃。為了教育發展,用楊震的話來說,就是別說當了褲子,就算砸鍋賣鐵也要咬牙堅持供下去。
如果不是發展迅速的生產建設兵團每年生產的糧食中除了供應自身所需外,還能有相當一部分的結餘。這個交換計劃中的十萬噸小麥別說當了褲子,就是真的砸鍋賣鐵也不出來。即便是這樣,這十萬噸小麥,一萬噸畜類產品也幾乎佔到了生產建設兵團細糧年平均產量的七成,肉食產量,尤其是牛肉的產量的一半還多。
儘管為了培養這些高等人才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東北局與東北工委可謂是傾家蕩產了。但這些從三江地區走出的學子後來做出的巨大貢獻相比,至少在楊震看來,這些代價也算值得了。
在建國後最初的幾年,為了培養建設新中國急需的各種專門人才設立的各種專業理工科院校之中,從佳木斯理工大學走出的學生佔據了教師群的相當大比例。在一些偏冷,建國後又急需的採礦、冶金、造船等專業之中,甚至佔到了一半還多。
建國後,領袖和開國總理曾經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表揚東北局高瞻遠矚,在財政緊張,戰事匆忙的情況之下依然選擇大批學生留蘇學習,這種目光長遠的舉動,為新中國建設打下了一個堅實的人才基礎。
當然這些都是楊震現在沒有想到的,他只知道的是,在今後的歲月之中,在整個根據地內,教育支出是僅次於軍費、軍工之外的第三大財政支出。
而在軍隊能依靠繳獲、沒收解放區的日偽資產以及秘密走私活動,解決自身大部分所需資金,軍工投入主要是吉東軍區在搞的情況之下,教育支出實際已經是最大支出專案。
即便在幾年後,隨著戰爭的節節勝利,以及部分美援的抵達,東北局的經濟情況日益好轉。但教育經費卻始終佔據整個經費開銷的百分之三十還要多。
而在太平洋全面爆發後,美國提供的每年一億美金的援助,除了軍費,以及投入到軍工產業上的之外,結餘的兩千多萬美金中除了貼補中央部分之外,剩餘資金的一半也全部投入到了教育之中。
從選拔第一批留蘇學生,到四九年建國,將留學事宜轉交給新中國教育部,這整整十年的時間,花費了天文數字的經費,換來了數萬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專科人才。其中留蘇歸來的數量高達兩萬餘人。這些人才構築起來起了新中國建立後工業化的基礎。
不僅如此,在楊震大力推動之下,三江地區不僅成為建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全國第一個徹底消除文盲的地區,平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區。也是平均人口之中大學生比例最高的地區。
直到幾十年後,三江地區的老人一提起楊震還感慨的豎起大拇指,感慨的道:“咱們這裡能出了這麼多的大學生,從老到少沒有不識字的,還多虧了當年的楊司令。要是沒有他,咱們這裡的教育基礎也不可能打的這麼好。”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堅持
這次東北局開了整整兩天的會議。說是東北局書記處全體書記會議,但實際上兼任東北局第二書記的魏拯民眼下正在江北治病,第三書記馮仲雲又跟隨三路軍在嶺西活動。而原北滿省委書記,現任東北局宣傳部長金策又不是書記處成員。
而兼任東北局書記,此時在烏雲地區整訓部隊的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因為此次會議,涉及到一路軍以及南滿省委的事情幾乎沒有,也就請假沒有參加。實際上參加此次書記會議,並最終拍板的只有總指揮、李延祿、楊震三個分別負責黨政軍的書記。
至於朝鮮獨立師的問題,楊震不想在此次會議上談。他琢磨了一下,還是決定將這件事情交給李延平去實際處理。
而他自己則在會議結束後,一邊等待江北物資抵達,一邊在已經抵達一分割槽並完成與陳翰章交接的陶淨非的陪同之下仔細檢視了一分割槽的地形,以便為今後興建大型綜合訓練場選址。
楊震到一分割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檢視了日軍在富錦東南烏爾古力山修建的要塞。儘管只是動工不久,但楊震依舊可以從已經大致完成的部分基礎專案中,看出日軍對於這個要塞是下了一番苦心的。
雖然要塞的主體工程只是剛剛起了一個頭,但未來駐軍的營房等基礎設定卻是已經全部完工。在仔細檢視了一邊要塞已經完工和已經打好基礎的部分後,楊震最終決定就將未來的大型綜合訓練基地放在烏爾古力山。
這裡不僅有日軍已經興建完畢的足可以駐紮一個師團的營房,以及大量的山洞倉庫,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