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楊震,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
看著手頭上郭邴勳請示鑑於目前迂迴各部已經到位,是否全軍出擊的請示電報,剛剛結束與格里戈連科少將談判的楊震沒有絲毫的猶豫,在第一時間批准了郭邴勳請示報告。在楊震看來,戰機稍遜即逝。此時出擊,雖然不能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卻是處於最佳時機。
在同意郭邴勳率領一縱、四縱全軍出嶺西的同時,為了保證郭邴勳側翼安全,楊震命令已經完成對十四師團作戰的王效明、陳翰章所部抓緊時間清剿殘敵,一方面就地休整、補充部隊,另外一方面對二十九師團進行鉗制,使其無法增援哈爾濱。
而與此同時,楊震給東線的劉長順、杜開山下達命令,組建東線兵團。由杜開山指揮三縱以及劉長順手中最後的部隊繼續鉗制虎林要塞以及綏陽境內的日軍。並以最短的時間拿下虎林要塞。
連續下達完命令後,楊震揉了揉又是兩夜沒有休息已經佈滿血絲的眼睛。這幾天可謂是他自回到這個時代後,最疲勞的幾天。白天要與蘇軍代表和美國人唇槍舌戰,夜間又要思考作戰,還要時時的關注東西兩線的戰事,饒是一向自認為精力豐富的他也感覺到異常的疲憊。
實際上對於楊震來說,戰役打到眼下的地步,實際上一個大勝已經是牢牢的攥在手中。一戰擊潰、殲滅日軍四個師團、重創兩個師團的戰績,無論說到那裡去也足夠了。而於此同時,隨著戰局的越來越明亮江北的原來態度也在逐漸的轉變之中。
在完成對第六、十兩個師團的圍殲後,蘇軍的堅決態度已經有了改變。雖然還未能最後取得成功,但與原來根本沒有商量餘地的態度相比,也軟化了許多。至少在出售武器裝備這一點上,雖說沒有完全達到楊震的目的,也算是部分勉強同意了楊震的要求。
他們的拖延只是為了能最終確定楊震究竟能取得多大的勝利,以便確定自己在今後的國際局勢中取得多少籌碼而已。否則在接到楊震的邀請電報後,那位以觀戰的名義在抵達蘿北後,就一步不出。
除了聽取科瓦廖夫的彙報之外,從未踏足前線半步的格里戈連科少將那裡會是楊震一封電報就能輕易的請到佳木斯的?這次他來佳木斯與楊震親自會面,這其中未必沒有已經下了決心的意味在內。
第四百八十九章 細節決定命運
在與楊震見面後,這位格里戈連科少將的態度與之前與總指揮談判之時吞吞吐吐的態度相比,可謂是有著天壤而別。一見面,甚至沒有用楊震提起,他就明確的告訴楊震,蘇聯方面已經同意按照楊震的要求出售一批坦克和裝甲汽車,同意出售t二六坦克以及其使用的四十五毫米坦克炮、九十馬力柴油機的生產技術。
並原則上同意協助抗聯建立一個坦克生產廠以及相應的裝置生產廠。只不過在楊震與他見面後的談判之中,雙方之間的差距還是不小的。而主要的差距是集中在蘇聯方面提供的坦克數量、種類以及價格和付款方式上。
蘇聯方面意見是出售在曾西班牙內戰中大量使用,以及曾經提供給國民政府的t二六b以及bt五型坦克、ba二七型和ba三型裝甲車。
而楊震提出購買的是t二六系列裡面經過改進後,炮塔的正面因為額外焊接鋼板,防護力明顯增強。其正面裝甲厚度達到五十毫米,發動機馬力也提高至一百馬力。成為整個t二六系列中防護力最強、機動效能最好的,也是最新型的t二六s坦克以及bt七型快速坦克。
至於ba二七型裝甲汽車,這種並沒有什麼太大作用,而且裝甲薄弱,越野機動效能差的裝甲汽車他並不想要。如果對方堅持出售,也是要ba十型,而不是要老舊的ba六型和bt三型。尤其是蘇聯方面建議的ba至於支付方面的問題,楊震提出來希望江北以貸款,並以煤炭作為償還手段的方式提供這些裝備。但蘇軍方面一口咬定必須要現匯支付,但是價格上可以按照蘇聯方面提供給國民政府的價格,按照實際市場價格的半價提供。
很明顯,蘇軍提出全部以現匯為支付手段,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楊震透過出售幾種特效抗生素獲得了大量的額外匯。蘇聯方面想要透過這些即便按照他們所說的半價,總金額也達到上千萬美金的坦克,彌補自己國內目前比較匱乏的外匯儲備。
但一下子讓楊震拿出上千萬美金去購買這些實際上已經落後的武器裝備,他那裡會幹?與聽到蘇聯方面同意出售大量的坦克,而極為興奮的總指揮和李延平,甚至中央不同。對於這個時代武器發展脈絡很清楚,知道這兩種坦克在一兩年之內就會被淘汰的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