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與這幫人打交道,對於楊震來說比和鬼子在戰場上真刀真槍的較量要累的多。蘇聯人倒還是比較好說,差別主要是在種類和支付上。但美國人就難纏的緊,尤其是那些高等的機器裝置。
不過要求嚴格歸要求嚴格,疲憊歸疲憊,但楊震畢竟不是老古板。在部分細節尚未能夠理清的情況之下,楊震提出在解決已經談成的專案。美國方面應該先供貨已經談妥的汽車、軍工用鋼、化工產品、裝置明細之中允許出口的機械,以及部分光學產品。以及開始拆卸已經敲定的鍊鋼廠和汽車生產線。
雙方經過協商,在詹姆斯與其他幾個公司代表商議後,尤其是背後主導此次談判程序的皮爾遜的同意,美方同意在一個月之內先行供給抗聯目前急需的,而美國國內就有現貨的三千輛斯蒂龐克二點五噸卡車、兩千五百輛萬國牌五噸卡車。
另外在一個月之內,美方還將提供一萬五千噸製造炮彈的合金鋼、五千噸高等航口燃油、三千噸無煙火藥、一千噸目前楊震所部最急需的彈殼銅和一批炮彈引信、雷管,以及兩萬噸tnt炸藥。
除了軍工原材料之外,美方還需要在一個月之內提供全套手術器械一千五百套,救護車一百五十輛。中型現貨起重機兩臺,探照燈二十部。有線電話線一千公里,以及一批環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