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眼下的盟友,德軍的勃蘭登堡團曾經在歐洲和北非戰場,已經運用過的那些戰術,日本人能學到一半就已經足夠用了。尤其是德軍在四三年中,那場解救義大利獨裁者的特種作戰,可以用經典中的經典來比喻。
可偏偏日軍非要一根筋的,要去學習只在戰場上交過手的對手戰術。卻又沒有抓到一個俘虜不說,還因為抗聯的特種部隊活動,除了必要的審訊所需的俘虜之外,基本上不留活口,所以就連有用的資料都不多。
弄的東西一鱗半爪,在整個戰術上完全是東施效顰,在戰略運用上又整個跑偏了方向。最後搞出來的東西,還是以當年的益子挺進隊,十一軍下屬的大陸挺進隊戰術為基本戰術。最後在加上學習抗聯的一些戰術,以及日軍自身的滲透戰術作為戰術。
同時以抗聯類似部隊,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戰術素質作為訓練模擬物件,可卻又沒有完全脫離日軍自己原有的舊戰術。東拼西湊的結果,卻是最終搞出一個四不像來。唯一的效果,是引起了楊震的警覺。
不過這件事情,引起楊震的警覺歸警覺,但是並不意味著楊震會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個上。對於楊震來說,眼下的他還是要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冀中戰場的同時,還要兼顧著東北戰場。對於日軍已經出現的特種部隊這一情況,等到戰後做總結的時候再說。
而就在益子重雄在任丘北門外苦戰之際,日軍大本營想方設法抽調出來的增援部隊,也在兼程向冀中戰場疾進。為了避開已經亂成一鍋粥的山東戰場,不受山東共軍的牽制,日軍甚至不惜繞路豫東增援。
至於情報已經顯示出來的重慶方面一戰區的頻頻動作,日軍根本就沒有當回事。認為不過是重慶方面在國內政治輿論壓制之下,搞出來的一些應對壓力的小動作而已。眼下精銳大部分都集中在中緬邊境與緬甸戰場的重慶方面軍隊,是沒有能力開闢新戰場的。
更何況眼下與延安方面,已經是面和心不合的重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為延安方面去火中取栗,消耗自己的精銳部隊,來配合延安在華北的戰局。整個中國派遣軍,除了岡村寧次還對一戰區的行動保持一定警惕,但是卻是已經無力應對之外。
其餘的無論是中國派遣軍總部,還是日軍大本營。對於一戰區的調兵遣將,根本就沒有在意。不過中國派遣軍也命令駐華中的十一軍,進入戰備狀態,以應對重慶方面可能會出現的異動。但是對於一戰區,日軍卻是並未太過於在意。
結果也不知道有心算無心,還是無心算有心。新增援的日軍兩個師團,正在星夜兼程經豫東向冀中進發的途中在豫東,與在美國駐華空軍的全力掩護下的,一戰區向新黃河東岸發起全線反擊的兩個集團軍,正好狠狠的撞到了一起。
為了利用日軍華北方面軍主力,被牽制在河北與山東戰場的機會,收復整個豫東地區,以減輕國內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在重慶軍委會派出的抵達洛陽坐鎮的,號稱算無遺策小諸葛的副參謀總長,以及侍從室第一處主任的督戰之下。
一戰區的那位副司令長官,儘管很是捨不得,但依舊上來就投入了自己的看家本錢十三軍和八十五軍這兩塊他的心頭肉,以及全部的炮兵。於一九四四年一月二日強渡新黃河,避開黃泛區,對開封發起了全面的進攻。同時以一個集團軍,向新黃河以東發起攻擊。
當然那位擔任前敵總指揮的副司令長官,秉承著雜牌去當替死鬼的一貫思路。出擊新黃河以東的那個集團軍,還是派出了以雜牌軍為主的一個集團軍。而他的那兩塊心頭肉,則放在了開封周邊戰場上,擺在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上。主要的炮兵力量,也都給了這兩個軍。
重慶方面對於一戰區此次反攻作戰,是相當的重視。不僅派出了副參謀總長和侍從室第一處主任督戰,還給了那位侍從室主任天大的權利,對於作戰不利的軍以下各級將領,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為了防止下面的部隊出工不出力,耍滑頭儲存實力。除了派出兩員大將出面督戰之外,那位軍委會第一人,還親自給那位副司令長官下達了多份密電。告訴自己的這位心腹嫡系將領,這一仗如果不能拿下豫東,他這個戰區副司令長官將會受到最嚴厲的處罰。如果那支部隊敢於耍滑頭、儲存實力,就地撤銷編制。
有鋼刀在頸,在加上背後那位一向與其不和的侍從室第一處主任,那雙沒事都要找點事的眼睛。那位副司令長官即便想要耍滑頭,儲存實力也沒有這個膽子。所以一戰區的這兩個集團軍,在作戰行動之中很是賣力。
第一百零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