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部分(3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

“如果按照你說的那樣,保障中央所需,那麼我們就只能先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畜牧產品上。按照根據地內羊的飼養量,在百餘萬隻的總量來看,我想只滿足部隊的需要,還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再加上陝北如果能夠提供一部分羊皮的話,基本上能夠滿足需要,但是羊毛恐怕就很難了。製作羊皮大衣,需要是帶毛的皮。我們總不能將羊毛剃了,全部紡織成毛線,再把羊皮扒下來做成大衣吧。那樣的皮子別說用來製作冬裝,根本什麼都做不了。”

“一頭羊就只有一張皮,我們不可能兩用。而且哈爾濱的那幾家毛紡廠,也就是生產一些毛線,或是製造一些毛氈子。無論是生產能力,還是原材料來源,也很難在短時間的製造出足夠數量的呢子大衣所需的毛呢。即便是生產工藝相對簡單的蘇式粗呢,也很難滿足需要。”

“不過這也是一種解決辦法,我回去之後與總指揮和家兄商議一下,看看盡最大努力能生產出多少翻毛羊皮大衣,或是短羊皮大衣,作為部隊冬裝使用。這樣可以給裝備這種短大衣的部隊只下發棉褲,節省下一部分棉花。不過羊毛的問題,我看可以與中央談一下。”

“蘇軍駐西伯利亞的部隊,裝備有一種到腰部下一點長的短羊皮大衣,我看還是不錯的。即保暖也輕便,最根本的是節省材料。至於粗呢子大衣,我看還是算了吧。咱們那幾家毛紡廠,即便是全力生產,也製造不出足夠粗呢子來。而且那東西短了不起作用,長了又太笨重,影響部隊的運動。”

“有那些羊毛,還不如給部隊加發一件毛衣。咱們這裡的氣候與西伯利亞並未相差多少,單靠一件羊皮大衣,禦寒的能力還是有些差。至少裡面還要加發一件薄棉襖或是厚毛衣,才能抵禦這北滿的寒冬。”

“如果能籌集到足夠的羊毛,我建議還是儘可能的發放厚毛衣。不過毛衣這東西,對別的地方婦女可能還是一個新鮮事物不怎麼會織。但俄國人影響較大的哈爾濱婦女,可是大部分都會織。給部隊下發的,又不用什麼花樣,只用最簡單的樣式就好。”

“我們完全可以我們手中的幾個毛紡廠,將羊毛紡織成毛線,下發給那些婦女動員她們為我們編制一部分。還有白俄婦女,我們也完全可以動員她們協助嗎。這樣可以解決單靠哈爾濱的中國人自己很難滿足需要,而外地的婦女,大部分還不會織毛衣的缺陷。”

“同時也解決一下這批白俄的生計困難。但現在的關鍵是,要能夠找到足夠數量的毛線。製作冬裝,羊就不能剪毛。不剪毛,就得不到製作毛線的羊毛。如果陝甘寧和晉綏地區拿不出足夠數量的羊毛與我們交換,那麼我們就根本無法滿足幾十萬部隊毛衣的需要。”

“不過老楊,對於我們來說可需要的不僅僅是棉衣。部隊冬季使用的棉被,至少要比華北的部隊加厚一倍,還有棉手套、棉帽子、棉鞋。我們手中原先裝備的繳獲的關東軍庫存,經過前年和去年的使用,數量已經所剩無幾。”

“而今年還要加上挺進軍部隊的冬裝和棉被,以及根據地百姓的需求。還有部隊其他季節所需的單軍裝,都是需要棉花紡織成棉布的。老百姓除了吃飯之外,也還要穿衣的。除了冬天需要棉衣之外,春秋需要單衣、夏季需要涼衣的。”

“老百姓也要蓋被子,也要毛巾等物資的。而且隨著根據地內的工業建設日益擴大化,我們大量動員群眾,甚至是大量動員家庭婦女進入城市,進入工廠的情況之下,農村的土布產量已經是越來越低。”

“不用說別的,我們利用美國人轉交的紡織機械以及小袁父親交出的那兩個棉紡廠、三座毛紡廠,以及接受的原來在齊齊哈爾的毛紡廠基礎上擴建的幾個大型棉紡和毛紡廠,今年開春一次性,就從周邊幾個縣招收了五千多家庭婦女進廠工作。”

“在城市人口已經嚴重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之下,各個工廠已經將視線放到了農村。現在農村人口進廠工作,已經是日益普遍的現象。而且隨著各種工廠的建設逐步完成,進入城市工作的農村群眾數量,還要逐步的增加。”

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應變的考驗

李延平苦笑著搖了搖頭:“你老兄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你現在只在大事上把握點方向,其他地方工作基本上已經不在參與。有些事情,你還是知道和掌握的不是太多。尤其是地方經濟建設這一塊,你是隻看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關係到民生的輕工業,基本上是不過問。”

“按照我們目前發展的態勢來看,可以說在根據地內我們原有的農村自給自足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