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部分(2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東、豫北山水相連,相互成犄角之勢。而且就山西戰場的態勢來看撤退到晉南,不僅可以接應出眼下被打的坐困長治的三十六師團,還可以控制中條山區,與身後的黃河北岸連成一體。

這樣即便是重慶方面收復運城,晉冀魯豫收復整個晉東南,也依舊時刻處在日軍的威脅之下。尤其是在日軍眼下還牢牢掌控豫北的情況之下,晉東南的太行軍區依舊沒有擺脫面對兩面夾擊的態勢。

到時候日軍居高臨下,無論是晉西南還是晉東南,都要牽制中國方面大批的兵力。選擇晉南方向為突破口,無論是對眼下的日軍,還是日軍整個下一步的態勢,無疑都是最有利的一個選擇。

所以在戰前部署上,晉冀魯豫軍區還是將所屬的太行,以及配合其作戰的太嶽軍區部隊,都放在了南同浦鐵路沿線,以及白晉鐵路沿線,並以大部兵力對長治實施圍困戰。就是要切斷晉南日軍,與太原一線日軍之間的聯絡。

逼著晉中的日軍,在選擇撤退路線的時候,走南同蒲鐵路沿線。事實上晉冀魯豫軍區,眼下的整個部署態勢也做到了這一點。但無論是楊震還是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的首長,誰也沒有預料到,吉本貞一的突圍路線會另闢奇徑。沒有走南同浦鐵路,更沒有救援三十六師團。

第一軍的主力會選擇地形最複雜,對於日軍來說雖然不陌生,但是並不適合其重灌行動的太行山區、一路上不與沿途的太行軍區武裝做任何的糾纏,甚至不惜在一些關鍵地方,繞路避開太行軍區地方武裝的阻擊,強行向豫東撤退。

搶在眼下集中在白晉鐵路沿線,以及長治周圍的太行軍區主力,接到訊息返回根據地之前。利用自己面對留守的太行軍區地方武裝,裝備和訓練都很差,自己絕對的兵力和火力優勢。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幾乎可以說一路安全的撤到了豫東地區。

並一部兵力不顧在太嶽軍區圍攻之下,苦苦掙扎的南同浦鐵路沿線的日軍。轉道晉西南二戰區腹地,來了一個上百公里的強行穿插,接應出被困在運城的三十七師團主力。這一手打破了山西戰場之上,原來對第一軍相當不利的戰局。將整個第一軍剩餘的兵力,大部分帶出了山西。

在撤出山西戰場之後,儘管在之前在山西戰場上,也傷亡、損失了將近一半的兵力,甚至可以說是已經傷筋動骨。但除了眼下還被困在長治,以及白晉鐵路沿線的三十六師團。以及太原以北未能撤回的少數兵力之外,主要部隊的基本建制還在。

不算在豫中損失慘重的三十七師團,與困守長治三十六師團,其撤出山西戰場的兩個師團剩餘部隊,外加半個混成旅團只要補充及時,完全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恢復戰鬥力。而眼下豫東戰場實際上已經平息下來,也標示著豫東參戰的日軍隨時可以東調,投入到接下來可能會進行的反擊作戰之中。

吉本貞一這一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給整個太行軍區內部,造成了很大的混亂。好在日軍急於撤退,沿途並未做任何的停留。雖說在太行軍區內部來了一個穿心戰,但是並未造成太大的破壞。

只有太行軍區儲備在黎城附近的一個糧食倉庫,因為正在日軍撤退的路線上,被日軍劫掠一空,損失了十幾萬斤的糧食。不過也正是依靠這批糧食,才讓只攜帶了七天糧食的日軍,能夠堅持到出太行山。

面對著眼下的局面,楊震不得不著手早一些進行準備。為了在日軍全線反擊河北之前,儘可能的做好準備。楊震緊急從河北戰場抽調了一個一五零炮兵團,外加一部分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營,外加一個獨立坦克團儘快入晉。

調往眼下除了還在激戰的長治之外,已經基本上平靜的山西戰場,加強晉冀魯豫軍區的支援火力。以便晉冀魯豫軍區主力盡快的解決長治之敵,能儘快的騰出手來。同時在日軍可能會在晉東南下一步動作之前,儘快的讓晉冀魯豫軍區完成作戰任務。

對日軍過於瞭解的楊震,可不認為第一軍主力在突圍而出之後,會完全的放棄三十六師團。以吉本貞一在山西戰場的所作所為來看,誰又能保證他在豫北和豫東戰場的動作,不會失虛張聲勢,只是對一戰區在豫東的攻防戰釋放的一個煙幕。

在豫東戰場已經無大的變化情況之下,不會轉道晉東南戰場?豫北距離豫東戰場是近,但是距離晉東南眼下的主戰場長治,直線距離也不遠。只不過相對豫東來說,這一線的地形有些複雜而已。

要知道晉東南的晉城至豫北的清化一線,可還在日軍手中控制著。原來部署在中條山區的第十四混成旅團,雖說大部分撤到了運城。但是在晉城至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