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響,九支黑色的弩矢呼嘯而出,釘在木人身上。
讓劉璟感到十分驚訝地是,他雖然只瞄準其中一具木人,但九支弩矢最後卻釘在三具木人身上,這竟然是一把散射蜂弩。
但散射還不是最重要,重要是它的射距太短,殺傷力只有三十步,要知道,這可是射程可達三百五十步,殺傷距離二百五十步的大黃弩啊!
劉璟百思不得其解,回頭向馬鈞望去,馬鈞明白劉璟的疑惑,他有些歉然地笑著解釋道:“事實上,我們準備研製水戰蜂弩和陸戰蜂弩,這是應對江東軍而製造出的水戰蜂弩。”
馬鈞的徒弟在一旁用臂力上了弦,也解釋道:“啟稟州牧,這具蜂弩用的是大黃弩的弩架,實際只是兩石弩,矢匣還承受不起十石重力的撞擊,它將安裝在小船上,用於貼身近戰,一個士兵就可以上弦,而真正的大黃蜂弩,殺傷射程就會有百步,再過兩個月我們便可研製出來。”
劉璟點點頭,原來還只是一個半成品,不過他能理解研製武器的艱難,而且三十步射程,完全可以用在水戰上,他已經想象到兩艘小船近身鏖戰時的情形。
想到這,他又問道:“可有已安裝在船上的蜂弩?”
馬鈞微微一笑,“州牧請跟我來!”
一行人走出試驗場,一直來到後院,這裡有一條橫穿匠學的小河,小河邊停泊了幾艘小船。
劉璟走近小船,一眼便看見了那幾架造型獨特的大黃蜂弩,安裝在小船船頭,就像一個伸長的頭,但外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戰效果。
“州牧需要演練一下嗎?”馬鈞笑問道。
劉璟點點頭,他很期待看見它的效果,馬鈞回頭給徒弟使了個眼色,他的徒弟立刻走到鼓邊,舉起鼓槌敲擊起來。
在‘咚!咚!’的鼓聲中,幾名生徒駕一艘小船緩緩向前划動,在河中央有一艘草人船,正順著河水慢慢流動。
當小船漸漸靠近草人船隻有二十步時,一名生徒扳動蜂弩懸刀,‘咔!’一聲,九支弩矢射出,草人船上至少有五隻草人中了箭矢。
“好!”
劉璟鼓掌大笑,由衷讚道:“果然是好思路,出奇不易,攻其不備。”
他又問馬鈞道:“不知現在有多少蜂弩?”
馬鈞躬身道:“卑職已提前一月讓鐵匠用青銅打造弩機,目前已經改造成五十部蜂弩。”
“五十部全部給我,我馬上帶走!”劉璟當機立斷道。
。。。。。。。。。江東軍的水寨已經在柴桑城初具雛形,佔地近萬畝,將柴桑城前面的大片水域劃入了水寨範圍,水寨同樣是用打樁方式圍成圈,在水寨中停泊了近千艘戰船,水寨以柴桑城為依託,駐紮了近六萬大軍。
另外在廬江郡還有三萬陸軍,由程普率領,這一次江東精銳盡出,務必要全殲江夏軍,佔領荊州,實現江東三代人的夢想。
孫權的臨時吳侯府設立在陶府,陶府家人都已被遷去別宅,孫權曾經在這座雄堡似的府宅內住過一夜,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他來到柴桑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將陶府收歸官有,改成了臨時吳侯府。
江東軍主力抵達柴桑已有十天,這十天除了修建水寨外,孫權最關心的便是程普軍隊的情況,孫權已得知江夏出兵數萬佔領了蘄春郡,正向廬江郡推進,那麼程普和江夏軍在廬江郡必然會爆發戰爭。
如果能儘快決戰,孫權倒也不擔心,畢竟程普率領的三萬軍隊是江夏軍精銳,長年和山越人作戰,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孫權擔心的是江夏軍拖而不戰,那樣,程普軍隊的後勤補給就會出問題。
現在已經十天過去了,始終沒有交戰的訊息傳來,這便使孫權開始憂心忡忡,如果程普的軍隊遭遇不測,那對整個西征計劃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將嚴重削弱江東軍的軍力,使江東軍在與江夏軍的對抗戰處於下風。
孫權揹著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已經派大將呂蒙率一支船隊前往柴桑城對岸的潯口鎮,希望能將程普的軍隊接回柴桑。
這時,屋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在門口急聲稟報道:“啟稟吳侯,一支江夏軍船隊靠近了水寨,有進攻水寨的跡象!”
孫權一驚,連忙快步向屋外走去,同時問道:“是多大規模的船隊?”
“好像船隊規模並不大,淩統將軍已經迎戰上去。”
孫權知道淩統的勇烈,他一顆心稍稍放下,快步向城牆上走去,在柴桑城牆上可以清楚看見寬闊的長江,視野極為開闊,城牆上已經站滿了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