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數千士兵包圍了張松府,將張松及其全家老少良賤三百餘口悉數捉拿,劉璋下令將張松及全家斬首於市,同時任命巴郡太守嚴顏為偏將軍,率軍一萬五千人駐守巴東郡,嚴防劉備從巫城進軍巴東。
就在這時,從事劉巴稟報,劉璟的使者已到了成都,求見益州州牧
劉璟的使者自然是司馬懿,當他得知劉璋已下令誅殺張松,張松人頭落地,司馬懿便知道他出場的時機到了。
當初司馬懿奉劉璟之命處使巴蜀,他們對巴蜀內部的情況一無所知,所以劉璟也只給了他一個指令,破壞劉璋和劉備的聯合。
到了巴蜀後,司馬懿才漸漸瞭解到了巴蜀的官場內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終於說服了東州士勢力轉向支援劉璟,這是司馬懿最大的功勞。
同時,揭穿張松和劉備的勾結,將劉備圖謀西川的野心昭於天下,成功地挑起了劉璋對劉備的仇視,以及對巴蜀本土派系懷疑,這又是司馬懿的第二功勞。
獲取這兩個功勞,司馬懿可以說圓滿完成了劉璟交給他的重任,但司馬懿知道,劉璟實際上是把巴蜀的處置權完全交給了他,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實施巴蜀策略。
所以司馬懿非常珍惜這次大權在握的機會,他要讓劉璟奪取巴蜀的計劃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完成。
這也是奠定他在荊州地位的大好良機,賈詡的功績是輔助劉璟打贏了赤壁大戰,重新統一荊州,那他的功績就是奪取巴蜀,在司馬懿計劃中,勸說劉璋與劉璟合作共同剿滅劉備,可以說是重頭戲。
司馬懿在州衙正堂外的廣場上稍稍等了片刻,一名侍衛便將他領進了正堂,司馬懿知道正堂一般是主持新年大典或者接見朝廷使者的地方,劉璋竟然在正堂接見自己,這就說明劉璋對荊州極為重視。
這也難怪,去年劉璋畏懼曹操西征,特地派法正去南陽見曹操,態度卑怯,而現在荊州擊敗了曹軍和江東,已成為南方的最強者,這種情況下,劉璋畏懼荊州也是在情理之中。
司馬懿昂首挺胸走進了正堂大殿,劉璋迎了出來,深施一禮道:“聽聞司馬軍師已到成都,劉璋招待不周,怠慢了先生,還望先生多多包涵。”
司馬懿呵呵一笑,“蜀中風景甲於天下,我正好有時間飽覽蜀中勝景,心中正不勝欣喜,州牧不必自責,司馬懿沒有一點怪州牧之意。”
劉璋見他很會說話,心中歡喜,連忙替他一一引見巴蜀眾臣,吳懿、張任、董和、黃權、王累、李恢、劉巴、法正等等一般武將文臣,還有他的兩個兒子,長子劉循和次子劉緯。
司馬懿笑著和眾人一一見禮,眾人寒暄幾句,便簇擁著劉璋和司馬懿進了大殿。
眾臣分兩邊落座,司馬懿卻和劉璋坐在主席位上,這時一隊侍女翩翩進來獻酒,眾人喝了兩杯酒,劉璋笑道:“聽說我弟在赤壁大敗曹軍,我當時一夜未眠,不勝歡喜,只恨不得立刻和我弟相見,一敘兄弟之情。”
其實說起來,劉璋和劉璟血緣確實很近,他們都是漢魯恭王的後嗣,而且兩人都是玉字輩分,所以劉璋便順水推舟稱劉璟為弟。
不過事實上,劉璋和劉表的關係卻很不好,當年建平郡和宜都郡本來都是屬於益州,被劉表趁益州趙韙之亂時侵佔,至今不肯歸還。
但此時劉表已逝,劉璟崛起,過去的事情劉璋也不想多提了,司馬懿也心知肚明,他笑眯眯道:“我家主公常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和益州兄長一聚,共敘漢室親情,可惜一直沒有機會。”
這時,旁邊忽然有人冷冷道:“有傳聞說,劉荊州並不是劉表之侄,請問司馬先生,這傳聞是真是還是假?”
眾人大驚,一起回頭望去,是誰這麼大膽?
第二卷江夏 第455章 內外交困
司馬懿也怒目而望;只見說此話之人;竟然是益州軍方的二號人物張任;司馬懿不由哼了一聲問道:“張將軍此話何意?”
張任是張松族弟,他對張松之死深為憤恨,雖然說是被劉璋所殺,但張任直覺此事必然和司馬懿有關,只是他找不到證據,心中的憤恨終於忍無可忍,便出言譏諷。
張任冷笑一聲,“我只是聽說而已,此事風傳很盛,並非張任胡亂猜測,我覺得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司馬懿起身冷冷道:“既然這是巴蜀的待客之道,我就告辭了!”
他轉身便走,嚇得劉璋連忙上前攔住,“先生息怒!先生息怒!”
他一指張任罵道:“無知之徒,劉荊州是聖上親封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