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整個那城鎮付之一炬,熊熊烈火吞沒了小鎮,烈焰騰空十餘丈,滾滾濃煙直衝雲霄。
劉璟站在小山崗上,注視著數里外的烈火燃燒,他的目光又投向了更遠處的巍巍群山,長城在群山中逶迤橫亙,其中大山間的一個缺口便是著名的木峽關,這時,賈詡慢慢走上前笑道:“這把火估計就會把烏桓人的鬥志焚燒殆盡。”
劉璟輕輕搖頭,“關靠這把火還不夠,還需要瓦亭關那邊的配合,我希望他們不要令我失望。”
“他們都是身經百戰之將,不會讓殿下失望,倒是烏桓人可能會讓殿下失望。”
“為什麼?”劉璟回頭注視著賈詡。
賈詡笑著解釋道:“如果邊庶真有誠意求和,他就應該在我們大軍進入彈箏峽之前親自來向殿下負荊請罪,恢復從前的護烏桓校尉,那樣,我們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奪取蕭關和安定郡。”
劉璟又凝視遠山片刻,淡淡道:“說實話,我不希望他們投降,漢朝的護烏桓校尉現在看來完全是一個錯誤,讓胡人自治,最終結果就是胡人割據,現在趨勢已經很明顯了,我若不聞不問,再過幾十年,五胡就會建國,那時再征服他們就困難了,所以我想利用這次機會,用鐵和血來征服他們,將他們徹底打散,融入漢民之中。”
賈詡沉吟片刻說:“烏桓和羌氐或許可以,但匈奴估計不行,畢竟他們的根基在陰山以南的草原上,最多是擊潰他們,迫使他們退回草原。”
“先走出第一步吧!”
劉璟深深呼吸一口氣道,這時,他看見一名報信兵在侍衛的陪同下就站在不遠處,便問道:“瓦亭關那邊有什麼訊息?”
報信兵正是劉正派來,他連忙上前單膝跪下施禮道:“啟稟殿下,劉將軍已奪取瓦亭關和瓦亭城,馬岱將軍率五千騎兵出關向北而去,王平將軍則率三千蠻兵沿著長城北上,隨時準備奪取木峽關。”
“傷亡情況如何?”劉璟又追問道。
“回稟殿下,鷹擊軍陣亡六人,傷二十一人,都是在攻打瓦亭關時發生,而瓦亭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城內烏桓士兵見城關已失,便棄城而逃,我軍共殲敵三百餘人,抓獲降軍近八百人。”
劉璟點點頭,這一戰打得很漂亮,才會有如此懸殊的傷亡對比,他又對賈詡笑道:“軍師,我忽然有一個想法,或許我們不必止步於蕭關,還可以繼續北上。”
賈詡沉思片刻道:“之所以傷亡比例懸殊,一方面固然是鷹擊軍是漢軍中的精銳,另一方面也和烏桓人不擅於攻防戰有關,如果烏桓人是以騎兵迎戰我們,情況就會不一樣,請殿下不要心急,還是應步步為營。”
“軍師說得對,我有些浮躁了。”
劉璟接受了賈詡的勸告,他心中盤算一下時間,王平率領的蠻兵此時應該已接近木峽關,他擔心王平有失,便回頭令道:“命吳班來見我!”
吳班統帥五千重盾弩軍,有利於支援,片刻,吳班飛奔而來,抱拳施禮,“參見殿下!”
劉璟令道:“你可率五千重盾弩軍繞過趕去木峽關,支援王平將軍,不得有誤!”
“卑職遵命!”
吳班退下去,他立刻率領五千重盾弩軍,從小道繞過了那城鎮,向木峽關方向疾速趕去
漢軍先後在益南招募了八千蠻兵,他們極擅長山地戰,但在大部分時間內,他們主要擔任後勤兵,負責操作木牛在山道上運輸糧食,而參與作戰只有一次,便是在河西對陣羌兵時,五千蠻兵在王平的率領下和羌兵進行了一次激戰。
今天是他們第二次直接參與作戰,同樣是王平率領,三千蠻兵肩負奪取木峽關的重任,王平在佔領瓦亭關後,便率軍沿著長城北上,趕往二十餘里外的木峽關。
這段長城是在戰國時代,由秦國修建,主要防禦西戎入侵關中,經過戰國後期和秦漢兩朝近五百年歲月的侵蝕,長城已破舊不堪,中間十幾裡的長城已經坍塌,軍隊需要在崎嶇陡峭的山樑上行軍。
而這時,蠻族士兵們擅長山地作戰的特點便淋漓盡致地顯露出來,他們一路奔行,如履平地,在天剛剛亮時,王平率領三千軍隊便抵達了木峽關,軍隊伏身在一片亂石城磚後面,前面再行軍兩裡便是長城斷頭,但敵軍已不期而至,只見遠處約數里外,一支兩千餘人的烏桓軍隊正沿著長城向這邊疾速趕來。
王平心念急轉,立刻猜到了這支軍隊的去向,應該是趕去瓦亭關增援,瓦亭城的烽火昨晚已點燃,顯然木峽關這邊得到了訊息,他們不擅於夜間行軍,便等天亮後趕去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