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部分(3 / 4)

小說:兵臨天下 作者:孤悟

是在情理之中。”

魯肅大怒,狠狠瞪了張昭一眼,“張軍師為何一定要對我魯肅落井下石,劉璟不肯見我,我跑去襄陽又有何用?他又會去漢中,我追去漢中,他卻去了關中,那才是耽誤吳侯的大事,現在至少甘寧拒絕我們了,這就是荊州的態度。”

“好了!”

孫權心煩意亂地打斷了魯肅的話,對他道:“子敬先下去休息吧!有什麼事我再找你。”

魯肅見孫權已完全將自己排出決策圈,他不由有些心灰意冷,心中嘆了口氣,躬身施一禮,退了下去,此時孫權心亂如麻,無暇去感受魯肅的心情,待魯肅離去,他立刻問張昭,“子布,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張昭嘆了口氣道:“非微臣對子敬有成見,這件事子敬確實做得令人不滿意,微臣敢斷言,甘寧至少會同意一萬人過境,因為去年我們就有六千人過境,但不知子敬怎麼談成這個結果,甘寧斷然拒絕,這明顯是惹怒了甘寧,要不卑職親自去一趟成都,和平章臺談一談,或許會有轉機。”

孫權也並不愚蠢,他雖然架空了魯肅的權力,對魯肅還是比較瞭解,他知道魯肅是盡職厚道之人,所說的話也不會是他隨意捏造,儘管沒有證據,但孫權也相信魯肅的話,甘寧確實是得到了劉璟的指示,否則他不敢這樣斷然拒絕,這個後果甘寧承擔不起。

孫權嘆了口氣說:“關鍵我們的時間來不及了,再拖下去,糧草供給就會出問題,子布還是說說眼前之事吧!”

張昭沉思片刻道:“現在有兩個方案可以選擇,其一是將過境江夏的西征軍隊改為一萬,但要攜帶三萬軍的糧食供給,另外兩萬軍可以陸路過去,在長沙郡集結,我相信甘寧不會阻攔一萬人過境,畢竟有盟約,其二方案是放棄過境江夏,三萬軍全部走陸路,繞到長沙郡,攻下臨湘縣獲取糧草補給,這兩個方案雖然麻煩一點,但都可以最終形成東西合擊的原本方案。”

孫權負手走了幾步,他最終做出了決定,“第二個方案會出現糧草補給問題,太過於冒險,我還是決定用第一個方案,至少糧草由我們自己攜帶,不會受制於人。”

第二卷江夏 第742章 餘縣伏擊

甘寧雖然說了狠話,但那只是意氣之言,假如江東軍膽敢強闖江夏水域就視為宣戰,但實際上他還是執行了盟約的條款,不超過一萬軍隊的上限,則允許過境。

當然,是否超過一萬,必須要由荊州水軍驗證,在柴桑的江面上,江東水軍戰船幾乎是逐艘透過人數清點後,才在荊州水軍戰船的護衛下,一艘隔一艘地駛往長沙郡。

這極為費時費力,四百艘戰船,呂蒙率領一萬軍隊,足足走了十天才終於抵達長沙郡,而此時南昌的陸遜已經等待了半個月,長時間的拖延使江東軍出現了士氣低迷,軍心不振的後果,然後更嚴重的後果也已悄悄地顯露出來。

在南昌縣以南約百里外,一支兩萬人的江東軍正急速向西行軍,這是孫權在被迫才採納第一個方案後,由陸路前往長沙郡的兩萬人,由大將蔣欽和陳武率領。

雖然軍隊中也有派系之分,但並沒有文官那般涇渭分明,蔣欽是屬於北方派,而陳武是廬江派,兩人卻相處默契,並沒有派系之隙,兩人奉孫權之命,從陸路趕往長沙郡和呂蒙軍匯合。

從陸路西行,絕沒有走水路那麼輕鬆,道路艱險,要翻身越嶺,不過好在沒有荊州軍的檢查刁難,他們用不著耗費十天的時間,行軍五天便可抵達長沙郡。

軍隊輕裝行軍,沒有輜重,士兵們只攜帶最基本的裝備,一根長矛,一柄戰刀,沒有身著笨重的盔甲,而是身著軟服軍裝,便於爬山涉水,另外每個士兵攜帶五六天的乾糧,晝夜疾行,沿著崎嶇坎坷的官道向長沙郡挺進。

這天傍晚,軍隊已行軍三百餘里,來到了餘縣境內,軍隊進了縣城,休息一夜後再繼續行軍,兩萬大軍到來,小小的縣城頓時嚇得雞飛狗跳,絕大部分縣民都逃入山中,只有數十名年邁老者不肯走,留在縣城,江東軍便直接住進了民房,休息吃乾糧,很多士兵疲憊之極,倒地便呼呼睡去。

縣衙內,餘縣縣令早已置辦了一桌酒席,請蔣欽和陳武共飲。

縣令姓張,他最擔心便是軍紀問題,所以一再強調本縣是窮縣,民只有數千,民困財乏,沒有什麼油水,最多可以準備一些野味讓軍隊帶走。

蔣欽明白他的擔心,自己軍隊都住進了民舍,他是害怕軍隊偷盜民財,這肯定難以避免,不過話要說得好聽一點,他便擺擺手笑道:“張縣令不用擔心,都是自己人,我們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