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重鑄清華 作者:竹水冷

湟江口人,曾讀書,有智計,在鄉為訟師。在廣西拜上帝會期間,馮雲山被捕下桂平縣監獄,拜上帝會兄弟來請他想辦法救馮雲山。玉昆說:“而今官府極怕說造反,上下遮掩,混過日子,斷不敢辦這個案件。但衙門口朝南開,兩手無錢別進來,官府全都是吸血鬼,一到衙門,就非錢不行。”拜上帝會兄弟皺眉說:“說到錢就千難萬難。我們都是燒炭窮人,那裡得錢去填貪官,對我們來說,辦不辦不還是一樣!”玉昆說:“不是的,官府不敢辦,就有辦法了。籌款也是有辦法的,只要大家齊心,積少成多,你們豈不聞集腋成襲的老話嗎?”於是他給拜上帝會定出“科炭”籌款的辦法,積聚起一筆大款,向官府行賄,馮雲山得釋放。此事可見黃玉昆之敏銳洞察力。

黃玉昆率軍攻入攻入漢陽府城,漢陽城門大開,途中兵不血刃,大軍到了漢陽城內略一搜尋,發現居然僅僅只有一些老弱婦孺在漢陽城內,府庫空虛,商鋪緊閉,赫然成了一座空城,黃玉昆略微有些奇怪。按照探子的訊息稟報,湖北巡撫常大淳只有三千人馬駐防武昌,其餘各地,均無兵馬,但雖然沒有兵馬,怎麼連老百姓都不見了。

“指揮,找到了一個老人,他說他知道百姓們的去向。”

“快快帶進來。”就在漢陽知府衙門,黃玉昆見到了這個走路都快走不到的老人家了。

“你可知本地百姓都去了何處?”

“回將軍的話,上個月二十一日,巡撫常大人和知府大人都發了命令,限十日內,漢陽各民立刻棄城,統一去武昌安置,等,”那老頭抬頭小心地看了黃玉昆一看,吞了一口唾液,“等亂賊過後,再返回家中,此外,並大開府庫,將府庫裡的糧草絲綢全部分與棄家去武昌之人。只剩下我們幾個實在是不良於行,所以才留下來,這漢陽城才如此空寂,對了,巡撫大人還命小人傳一句話給將軍。”

“什麼話?”

“請楊秀清會獵於武昌,一決雌雄!”

“放肆!老匹夫敢如此猖狂!”太平軍左輔正軍師、東王楊秀清在得知漢陽漢口兩地的情況,還聽到湖北巡撫常大淳如此囂張的話語,在咸寧縣衙駐蹕的東王楊秀清,不禁動了大怒,氣的額頭上的青筋都爆了出來。著名的商貿重鎮漢口,竟無一兵一卒,也無大宗財物,僅有一些尚未焚燒完畢的糧草,原本想攻下兩處獲糧草財物犒賞三軍,並裹挾當地老百姓充入太平軍壯大聲勢的軍事計劃完全落空,還聽到常大淳如此囂張的挑釁之語,楊秀清忍不住火冒三丈。

邊上出來一位王族服飾的年輕人,抱拳道:“軍師切勿動怒,這乃常大淳堅壁清野之計也,只要我們天軍攻下武昌,城內財物人丁自然盡取其所有,何須士氣不振!”這位年輕人正是太平軍翼王石達開。

“好,傳我諭令,命唐正財立刻搭起浮橋,本王要十日內攻下武昌城,在城內過年!”

“是!軍師!”

其時兩湖清軍水師片船不在,僅僅剩下燒燬的幾處船塢和幾艘未完成也已燒燬沉江的大船,太平軍掌握制江權,由楊秀清坐舟的水手唐正財主持在漢口江面搭建浮橋,一座由鸚鵡洲至白沙洲,一座由南岸嘴至大堤口,準備進取武昌。太平天國的浮橋搭建得頗為迅捷,用布匹將船隻連線起來,僅一日就在江面上構建簡易浮橋,但是這種浮橋容易被風浪拆散,於是又設計出堅固的浮橋,用巨纜橫纜大木為橋基,上用木板鋪蓋,繫上重三四千斤的大鐵錨,雖大風浪不能動,人馬來往,如行平地。浮橋將武漢三鎮連線起來,便於太平軍迅速投放兵力。楊秀清坐鎮萬壽宮,指揮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攻武昌,韋昌輝居後路,與石達開等擋清軍增援。太平軍十萬大軍,水陸合圍武昌,“踞城東缽盂山、洪山、小龜山、紫荊山,向所築營壘皆為賊有。復圍文昌、望山、保安、中和、賓陽、忠孝、武勝等門”。

十四、武昌大戰(二)

京師,紫禁城,儲秀宮。

咸豐皇帝叫楊慶喜進殿:“慶喜,你把常大淳上次那個摺子拿來,朕要看看湖北水軍有多少水手船隻。”

“喳。”不多會,楊慶喜就把湖北巡撫常大淳的摺子呈了上來,咸豐皇帝興致勃勃地開啟一看其中的內容,立馬黑了臉,冷哼了一下,神色不豫地對著杏貞說:“蘭兒你看看他的摺子,拿著,朕許你看!哎,你的法子雖然是極好,可惜的是湖北那些奴才不會未雨綢繆,整個湖廣才這麼點子水師,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

杏貞開啟常大淳的摺子,定睛一看,面上還是淡定的很,心裡早就像火山一樣爆發了,火星四濺,我的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