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這是必然之事,但是咱們分析問題,就要從各方面全面的思考,在鄭氏的角度,為何一代不如一代?鄭成功到鄭經再到鄭克爽,一代不如一代,鄭成功尚且敢揮師北上圍攻金陵,更是做出驚人之句‘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這樣的英雄氣概,的確是了得——雖然是叛逆不假,可後世的鄭氏,為何少了其父祖的英雄氣概,鄭經不僅不敢騷擾中原,後面就連廈門也拱手讓出,僅僅是割據臺灣,到了鄭克爽,更是連反攻中原克復中華的樣子,自己為中華正朔的口號都沒有了,只是想要企圖混一個海外藩屬的位置,除卻臺灣的這些廢物一代不如一代之外,這裡頭最大的原因,就是偏安!”
“存著偏安之心,就少了奮鬥之志;得過且過,就會越發羸弱,所以這志向若只是偏安一隅,只怕是最後就連偏安也無法作到,古人有云,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這就其中的道理了。”
王愷運一席話說完,光緒皇帝沉思不語,顯然正在消化其中的內容,過了一會,光緒皇帝才示意王愷運繼續講課,王愷運點點頭,“那麼接下去自然就說到了始皇帝,完成了中國一統的始皇帝,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盤整華夏的壯舉,這些壯舉開篇轟轟烈烈,波瀾壯闊,許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