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部分(3 / 4)

小說:重鑄清華 作者:竹水冷

皇帝的面前態度也十分從容,絲毫未見拘束之感,盡顯名士之風,光緒皇帝如此誇讚,他也只是含笑微微鞠躬,“皇上的讚許,臣實在是不敢當,臣昔日讀書,最喜讀的就是史書,唐太宗雲,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舊年又在肅順帳下為師爺,後來承蒙皇太后不棄,又在中樞混了一些日子,皇太后諭旨請臣來給皇上上課,上課,臣是不敢當的,臣的學問給翁師傅提鞋也是不配,只是將這些年讀書當差的一些感悟,和皇上分享一番,皇上聽了若是日後治國理政有些襄助,臣的這些經驗就是有了用處了。”

“這是自然,”光緒皇帝連忙說道,“朕昔日讀史都是看些紙面文章,不通其內在深意,經過王師傅的點撥,多有撥開烏雲見月明之感。今日咱們要上什麼?”

王愷運如今也留起了短鬚,他捻鬚點頭說道,“今日咱們來說一說,戰國時候的事兒,史記想必是皇上已經通讀了,臣倒是要考校皇上,戰國七雄,其中為何獨獨秦國可以席捲天下,囊括宇內呢?”

這個問題倒也不算難,只是王愷運算得上如今的學問大家,若是淺顯的回答,未免有些隨意,光緒皇帝沉思了一會,才說道,“兩個,一個是用人,一個是變法!”(未完待續。)

二、指點江山(一)

“皇上此言不錯,但也不全然正確,變法和用人自然是最緊要的兩條,可若是無人主持推動,再好的人,再強的法也是無所適用。秦國無三晉之中原富饒,無東齊之文化****,無南楚之幅員遼闊,無北燕之天子血統,西北關中昔日乃是荒蕪之地,絕非是天府沃土,秦國的條件並不豐厚。秦人有著春秋戰國風雲縱橫的時代所造就的鐵血大爭,創新求變,自強不屈,砥礪奮進,包容天下之精神,君主海納百川,任用能臣,變法圖強,恪守法制,尚武任勇,風雲際會的時代促使強勢生存。若無這點精神,絕不能夠用人得當,變法圖強,皇上為天下之主,意念必須堅定,要有孟子所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才可以治理國家,為民安身立命所執掌天下權柄。”

光緒皇帝嚴肅了起來,眼神堅定,“朕知道了。”

“皇上所說的用人,和變法,這兩個的確是秦國強盛的重要手段,咱們先來說一說,這個用人,秦孝公,任用衛人商鞅,拔為左庶長,破天荒的開府為相,為秦國興盛立不朽功勳;秦惠王,憾捨棄韓人蘇秦,惜未得齊人孫臏,終於攬得魏人張儀,成連橫奇對,大破合縱;秦武王死後,主少國疑之際還有不讓鬚眉的宣太后主持大局,任用白起大敗四大公子領銜的聯軍與燕趙精銳之師;更有秦昭王任魏人範睢為相,行“遠交近攻”之策略,使秦國真正躋身超級大國行列;秦莊襄王重用一代奇商衛人呂不韋,以錚錚陽謀,立不世之功業;秦王嬴政,雖廢“仲父”,然出求賢令,廣納六國才子,更以楚人李斯為相,奠定了大秦帝國的封建版圖。戰國大爭之世,人才不以國家地域為險隘限制,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想山東六國,皆用自家貴族為相,排斥能人賢臣,幾百年下來不知流失了多少人才,而秦國曆代君主則廣納賢才,至始皇一代,朝中棟樑以丞相李斯為首大多六國之士,韓人鄭國更是嬴政招賢納才的範例。一是山東人才灼灼慧眼看透了六國朝政的**糜爛,看到了秦國的奮發圖強,一是秦國君主的包容精神與統一天下的高瞻遠矚,如此具有包容精神的秦國,想不滅六國也難。海納百川故此不枯不溢,遑論天下乎?”

軍機處裡頭,禮親王坐在上首,打量著坐在兩側炕上的軍機大臣們,臉色有些不好看,“軍機處少了人,事兒不好辦,咱們的施政綱要,這會子都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我零零碎碎的看了些,可也是隻言片語,不成體系,這都出了正月了,若是再拿出來,這可是不妙了。”

孫玉文捻鬚點頭,“禮王,這事兒,說起來麻煩,卻也不麻煩,只要仔細的把下面的計劃拿上來,選了重要的,整合一番,就可以上奏。最麻煩的還是要想想看,那些人補進軍機處來,大傢伙都是知道的,”他看著眾人,“如今的軍機處,比昔日世宗皇帝剛剛建立的時候,事情繁雜何止多了百倍!如今又少了人,樸存公卸任,又去了兩個,咱們可實在是忙乎不過來了!”

大傢伙都有些沉默,今天的氣氛為何有些嚴肅煩悶,這是有緣故的,因為剛剛就在去年的臘月,軍機處調整了一番人事,剛剛換了一批人,之前的嘉義郡王功成身退,慈禧太后再三挽留,都打動不了他退休養老致仕的意願,他今年已經七十有八,算的是朝中大臣裡面年紀最長的一位了,主政五年,政績斐然,且和慈禧太后君臣相得,中樞政令通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