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妥當,還請王爺安心收下,入了京中,我這外藩小臣,確實是兩眼一抹黑,只能求著王爺照拂一二了。”
孚郡王聽到此言,也只好收下,暗暗驚歎於蘇祿國王出手的大方,殊不知蘇祿國王為了此次北行朝覲,已經差不多掏空了蘇祿群島所有的珠民,孚郡王那一盒子的珍珠大小色澤都是一般無二,做成頭面穿成項鍊或者是做成鳳冠都是極好,京師市面上的價格豈止千金,蘇祿國王這番出手,確實是拉攏了孚郡王,一到了京師,孚郡王就親自陪著蘇祿國王到了理藩院報道,有了近支親王的作陪,皇太后又刻意要捧蘇祿國為藩屬榜樣,慶海自然也是不敢怠慢,交接了手續,就親自護送東泰來在四方館駐蹕,同時上奏,欽天監擇了吉日,就在十二月十九日,此日大吉,太后皇帝臨乾清宮召見蘇祿國王並王世子,原本太后執意要在太和殿召見,被文祥擋了回去,軍機處的意思原本要在養心殿召見,太后嫌之不夠正式,於是折中了一番,恰好已經到了冬日,太后和皇帝也已經回了紫禁城,於是就在乾清宮召見蘇祿國王,王公大臣,七部九卿,詹事科道一併覲見。
十二月十九日當天,寅時,儲秀宮,這一日是這些日子太后起的最早的一日了,素來養心殿和軍機處議事都要在午後,上午都是批摺子的時候,而且常在圓明園之中,也不用上大朝會,太后垂簾聽政,去大朝會接受滿朝文武官員的跪拜也不甚想象,所以同治元年以來,除了正旦、萬壽節之外,文武百官就也不用望朔,無論颳風下雨下雪下冰雹,都要在乾清門外跪拜朝賀,實在是太后的仁政了。
所以這一日,太后打著哈欠起身被太監宮女們伺候著,臘月的北京,已經是滴水成冰最冷的時候,可儲秀宮裡頭溫暖如春,皇太后穿上了滾黑貂的朝服禮帽,嘴裡卻是嘀咕不已,“橫豎都在簾子後頭,穿的這麼整齊也是無人看到的。”
一干小宮女抿嘴偷樂,安茜連忙半跪下,給皇太后穿上了鞋子,唐五福已經準備好了早膳,粥品四樣,饃饃三樣,奶茶一品,鹿肉、羊肉、白肉等肉菜鍋子五品,羹湯三樣,太后喜歡水果,有冬棗和蜜橘兩品水果。太后看著沒什麼胃口,當然了,誰剛起床都是沒什麼胃口,勉強用了小半碗桂圓紅糖粥,吃了幾口銀絲捲,就放下筷子了,唐五福又請太后再用些,“今日怕是要在那裡吹冷風有些時候。”太后於是又挑了幾塊牛肉吃了,蒔花送上來了紫薑,太后嚼了嚼,又送上來漱口的茶,這時候安德海走了進來,“萬歲爺來了。”
同治皇帝前幾年的時候都住在鍾萃宮,到了同治六年,這才搬到養心殿獨住,離著儲秀宮極近,皇帝甫一進來,太后就瞧見皇帝滿臉英氣勃勃,星眸劍眉,身材飛揚,俗話說“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同治皇帝穿了一身玄色的吉服,越發襯托的眉目如玉,太后滿意的點點頭,皇帝的賣相還是很不錯的,“倒是比得上紅樓夢裡頭的賈寶玉了。”帝后說笑幾句,就出了儲秀宮,等上了轎輦,天上洋洋灑灑就飄下雪花來,同治六年的年關終於到了。(未完待續。)
十五、新桃舊符(二)
一行人帶了乾清宮,百官已經等候多時,皇帝在前,皇太后在後,兩個人一前一後上了丹陛,等到太后在屏風之後坐定,皇帝這才堪堪坐下,這時候百官早就已經山呼萬歲跪倒在地,因是大朝會,就連日常免除跪拜的恭親王也不免跪下行禮如儀,等到帝后落位,皇帝點點頭,開口說道,“起。”
“起!”中氣十足的太監一聲洪亮的叫聲,眾人紛紛站起,因為是禮儀性的朝會,也基本上不議事,只是將之前確定的一些事宜,恭親王出班奏請,太后一一答應,科道給事中們也都乖的很,不會在大朝會上跳出來彈劾誰,給皇太后上眼藥,更別說這個外藩就在殿外候著的時候。當然大朝會上你說話不大聲,高高丹陛寶座上的皇太后和皇帝也聽不清,要是有幾個嘴碎說閒話的,嗡嗡嗡,更是什麼話都聽不見了,這時候大殿御史就會整理好次序,不過這一日,甚是順利,乾清宮裡面的氣氛和天氣一樣冷冰冰的,恭親王說完了雪天賑災開設粥廠的事兒之後,文祥又上奏,幾個任職的督撫布政使出京之事,兩廣總督、四川巡撫、甘肅布政使等五六名大員跪拜,皇帝勉勵幾句,也就下去了。
瑣碎事料理的差不多,今日的重頭戲就要來了,理藩院尚書慶海和鴻臚寺卿一同出列,中正韶樂響起,叮咚之聲中,太監又是高喝:“蘇祿國王覲見!”
穿著白色袍服白色帽子面板黝黑的蘇祿國王東泰來蹭蹭蹭得上了正大光明殿,雖然衣服極為單薄,但是披著一件黑熊皮大衣,精神抖擻,滿臉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