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2 / 4)

小說:女曹操 作者:中國長城網

,頭戴進賢冠,下襯烏介幘,腳蹬青雲履,著黑色朝服錦袍,全身公侯氣派,只覺有幾分眼熟,一時間卻想不起是誰。

那兵卒見是這人,卻鬆一口氣,急忙上前告狀道:“劉使君明鑑,非是我等故意生事,實是這些刁民扯謊,說是兗州刺史到此,還欲硬闖刺史府,故而生出這般風波。”

典韋聞言更怒,正欲動手和那兵卒廝打,但見孟小滿眼色,只得悻悻退到一邊。

這人聽了這話,似是半信半疑,方轉過身來,和孟小滿才打了一個照面,不由得驚道:“不料竟真是曹公當面,若非備至,豈非鬧出大事來!”

說罷,忙上前見禮。

直到此時,孟小滿方憶起此人身份——這恰好趕來之人,原是暫駐徐州的劉備——遂微笑受了對方一禮:“原來是玄德在此。”

當初在酸棗時,劉備以平原令之身附驥公孫瓚同行,麾下關羽、張飛一為馬弓手、一為步弓手。哪怕關羽立下大功,斬了華雄,也照舊被趕出帳去,可見其狼狽落魄。就是之前孟小滿曾收到劉備為陶謙講情書信,其實也未曾認真放在心上。若非當日在酸棗她曾奉曹操之命去給劉、關、張三人饋送酒菜,又兼劉備生就異相,令人難忘,怕也未見得此時能想得起來。

可如今劉備卻與當日不同,非但衣著較昔日華美,且眉宇間也渾不似當初鬱郁不得志之狀,只叫孟小滿心中暗覺奇怪,亦忍不住出言讚道:“許久未見,玄德倒是風采更勝往昔。”

聽了這話,劉備忙辭謝不止:“曹公過譽。適才兵卒不識,望公莫怪。”

那看門的兵卒聽劉備對孟小滿都如此禮敬有加,只嚇得戰戰兢兢,一時不知如何是好。轉是孟小滿見了,先自笑道:“不知者不罪,況且吾如今這般打扮,爾等不識,也是理所當然。”

兵卒聞言,忙跪地稱謝。

劉備雖然對孟小滿如此落魄模樣心中納悶,卻也不好在這府邸門前、大庭廣眾之下問起她究竟緣何落得這般處境,遂從旁笑道:“陶公臥病在床,不甚理事,備今日本要去探望陶公,不若就由備代為通傳一聲。”

孟小滿聞言,更覺劉備在徐州地位與眾不同,心中暗覺古怪,只臉上不顯,一口答應下來。劉備遂請孟小滿三人在外廳稍候,自己卻親自去向病榻上的陶謙報信。“陶公大喜!”

原來陶謙自從那日吐血,便一直臥病在床,州中事務大多叫陳登、糜竺並曹豹、許耽等人處置,又託暫居徐州的劉備從旁照應。劉備推辭不過,方才應下,故近日幾乎每日必到,或探望陶謙身體,或為商議州務而來,出入刺史府已是習以為常。

陶謙恰好今日精神好些,正靠在榻上翻檢近日公文,聞言奇道:“未知玄德所言喜從何來?”

“不瞞陶公,曹公安然無恙,如今已到下邳,就在外堂。”劉備笑道。“只要曹公安然回到兗州,則陶公冤屈自明,徐州兵難自解,豈不是大喜事麼?”

陶謙大吃一驚,連忙追問道:“玄德此話當真?”

“備怎肯將此事同陶公玩笑!”劉備忙道:“曹公同左右登門拜會陶公,門卒不識,險些攔住,備恰好撞見,這才引曹公進來,現正在廳上等候。”

陶謙聞言,心中便不免有一番計較。

原來陶謙雖然病重,卻並不糊塗。當初,他本想依附曹操,哪知道橫生事端,反而結下這般死仇。現今兗州曹軍既為報仇而來,必是來勢洶洶。想想曹軍之中猛將輩出,昔日袁術尚且不敵,琅琊臧霸等人的兵馬未必肯出力死戰,只靠徐州曹豹、許耽之流恐難抵擋。這劉備雖只得平原令之職,卻有梟雄之姿,善能與人結納,陳登、糜竺都與其交好,其義弟關羽、張飛,更是萬人敵的猛將。若能把劉備留在徐州,則迎戰曹軍,徐州勝算大增。故陶謙病倒之時,就將州務殷切相托,又言欲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心裡已隱隱有將徐州相托的打算。

誰知事到如今,這據說已被人害死的曹操卻又“死而復活”,且還登門造訪,陶謙也不由覺得天意弄人,莫過如此。

若兗州出兵報仇只是藉口,則曹操此刻大不必親來,可見他來徐州路上遇伏之事不假。可若真是當初遇著埋伏逃得了性命,就不知道這兗州眾將奉了新主自作主張出兵,曹操如何打算,如何收場。如此看來,曹操一到,這徐州之事,自己怕是又得多權衡一番了。

陶謙心裡轉過許多念頭,臉上卻不露半分,謝過劉備,又託他暫代自己到前廳陪伴曹操,並派人去請陳登、糜竺、曹豹、許耽等人前來刺史府議事。而後,陶謙方喚來左右更衣,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