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彷彿膨脹到極限的氣球,‘砰’的一聲之後,閃著巨大的光芒,猛然間朝著四面八方兇猛地暴裂開來……
無數的戰艦就是這樣被突然間提升了實力的蟲族母艦打爆了,要不是後來各個集團軍艦隊連忙將防禦力更強但是攻擊力低下的重型裝甲巡洋艦推上最前線,很有可能5小時的傷亡就不止1o萬人類艦隊了。
蟲族艦隊的實力突然飆升,任誰都沒有預料到,就算有猜想到蟲族艦隊實力會因為決死而有所提升的指揮官們,也絕對沒有想到蟲族母艦的戰鬥力會突然提升如此之多,完完全全出了以往獲取的所有有關蟲族的資料,幾乎推翻了過往百年對於蟲族實力的評估。
不過各艦隊指揮官多數都是身經百戰,雖然對於蟲族實力突然大幅飆升感到震驚,卻也沒有驚慌失措,畢竟從開戰起蟲族經常祭出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新手段,前線的各支艦隊的指揮官早就已經適應了,套句第9集團軍指揮官的戲言:就算蟲族整出一批同人類艦隊完全一樣的戰艦艦隊,他也不會感到意外。
確實不會感到意外了,不過第9集團軍指揮官司馬朝的這句戲言,後來真的被蟲族實現了,還在銀河內鬧出了大亂子,不過卻意外的給與人類最終獲得宇宙霸主奠定了基礎,當然這是後話,暫且說道這裡。
其實詹姆斯大將之前有過一段時間猶豫過,想要讓艦隊後撤,尤其是在前線艦隊遭到了嚴重的打擊之後,他想要讓艦隊回收一下的想法就不可抑止的湧上心頭,不過最後還是被理智,或者說是他自己堅毅強勢的性格給強行壓制了下去。
詹姆斯大將一生之中幾乎從來沒有遭遇過敗仗,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很奇特的事情,人類各個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幾乎都沒有戰敗的經歷,人類同蟲族的戰爭很多時候拼的不是智謀而是科技,只要武器威力足以破開蟲族母艦的裝甲,戰艦的數量可以對蟲族母艦形成包圍,戰艦的護甲防禦罩可以有效攔截下蟲族母艦的艦炮,然後輔之以一定的戰術,就可以保證一場同蟲族之間的戰鬥最終以人類獲勝告終。
雖然很多時候戰損比例非常高,但是人類除了最初因為不瞭解蟲族,沒有整合人類的整體力量,導致了大敗,丟掉了全部銀河系外的所有殖民星球,但是自從新銀河歷以來,人類同蟲族的戰鬥就一支都是勝多敗非常少。
幾乎近百年來都沒有可以算作是可能影響人類大局的戰敗的例子,不過偶爾的某條戰線上的小敗卻是不少,畢竟對付蟲族最有效的手段從來都是人海戰術,如果不能在區域性地區同對戰的蟲族母艦艦隊之間形成數量優勢的話,除非在戰術上是那種驚才豔豔之人,否則絕無可能憑藉弱勢的艦隊剿滅蟲族,甚至在指揮艦隊撤退的過程之中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葬送整支艦隊。
………【第一百零三章 戰損】………
這片擁有3顆恆星的恆星系內,擁擠著過百萬的蟲族母艦艦隊以及人類的戰艦艦隊,雙方在一條巨大的橫亙在恆星系中的小行星帶兩端對峙著,無數的火炮穿透小行星帶朝著對方攙射而去,各種各樣的光束幾乎要將那3顆恆星的光輝都要掩蓋了,也將小行星帶幾乎毀滅了。
這個由3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非常年輕,三顆恆星互相之間以一個固定的三角形狀,繞著它們之間的引力平衡點,以一種異乎尋常緩慢的度旋轉著,圍繞在它們周圍的除了大量的一圈又一圈的小行星帶以外,連一顆可以稱之為行星的星球都還沒有形成。
原本這顆恆星系是有機會在數百數千萬年中,或者更加遙遠一點,花費數億年的時間後,會成為一個擁有的圍繞在這3顆恆星周圍的數顆或者十數顆行星的完整的恆星系,但是突然到來的蟲族母艦艦隊以及人類戰艦艦隊,雖然沒有將這種可能完全斷絕了,但是最少在數億年內這個由3顆恆星系組成的年輕的恆星系是沒有機會展成熟了。
蟲族和人類的戰鬥,不僅大量的人類戰艦以及蟲族母艦被消滅在了這片恆星系內,由於蟲族在這片空域內設定了跳躍點,為了保證跳躍點的安全,蟲族艦隊同人類艦隊在數條小行星帶上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爭奪戰,大量的小行星在威力巨大的炮火導彈的攻擊下,破碎消融,如今,在這個原本擁有過1o個以上完整小行星帶的年輕的恆星系,此刻除了正在爭奪的最後一個小行星帶以外,其他的小行星帶幾乎已經破碎了。
有3顆恆星的恆星系,就意味著這個恆星系內恆星的光芒所內輻射的範圍,遠比一般的恆星系要大得多也強得多。恆星出強烈的光芒,彷彿是3顆點綴在黑暗的幕布上最為耀眼的夜明珠,而周圍環繞恆星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