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份奏摺也讓楊廣非常的興奮,都是幾個聽到了風聲的關隴大將主動上書求戰的,就連已經給自己內定去懷荒鎮督運糧草的李淵,還有那個一向目空一切,對自己不屑一顧的楊玄感,也紛紛上書要求領兵出戰。
楊廣的目光落在了楊玄感那黑中帶紅的字型上,看到了最後幾行字:“微臣世代承受國家大恩,得到的寵愛超過了應得到的,如不立功於邊塞,何以塞責?如邊疆有風塵之警,臣願執鞭橫槊於戰陣之中,立點小功勞。臣楊玄感以血明誓,願吾皇鴻福齊天”。
楊廣哈哈一笑,指著這份血墨混合寫就的奏摺,對一邊肅立的兵部尚書段文振說道:“段尚書,你看,這可是楊玄感楊尚書寫的血書啊,我聽說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此話不愧為古之聖賢名言啊,楚國公出將入相,楊玄感也是精忠報國,依你看來,給他何種官職為好呢?”
段文振在今天來之前就被楊玄感專門上門拜訪過,也跟宇文述透過氣,宇文述儘管一向不太待見楊玄感,但這次畢竟是楊玄感主動上門求將,弘農楊氏雖然已經衰落,但仍然比宇文述這個山寨宇文氏要名頭響得多。
而且這次是滅國級別的大戰,強行相拒,也太不給楊家面子了,宇文述最近跟於仲文為了征伐時的前軍主師之位,也是明爭暗鬥,這時候更需要楊玄感這樣的世家大族鼎力支援,於是直接暗示自己的死黨段文振,給楊玄感安排了一個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的官職,準備讓他領十萬鐵騎,為全軍先鋒,摧鋒陷銳,直指敵首都平壤城。
段文振剛要開口,只聽到外面傳來一聲太監拖長了腔調,不男不女的聲音:“陛下,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王世充求見,現正在宮門外候旨。”
楊廣的眉頭微微一皺,神色間流露出一絲不悅:“哦,是他?他不是病了不上朝嗎?為何又在這入夜時分來見?”
段文振的眉頭一皺,他一直不喜歡王世充,作為世家子弟的一員,他很討厭這樣出身商人的暴發戶,他開口道:“想必也是聽到了陛下要遠征高句麗的訊息,這才強撐病體,想要來討一個職位吧,這樣的賞候封爵之戰,他是不會錯過的。”
楊廣的心中一動,哈哈一笑:“段尚書所言極是。”他轉頭對著那個太監說道,“宣王少卿進見。”
段文振微微一愣,他沒想到楊廣居然肯見王世充,楊廣看到他這副表情,笑道:“王侍郎深夜進宮,想必有軍國要事,朕是要見他一面的,段尚書,你還有什麼重要的軍情稟報嗎?”
段文振咬了咬牙,開口道:“其他的有關軍械,糧草從江南運往涿郡的事宜,微臣已經寫在奏摺裡了,只有一事需要向陛下面稟。”
楊廣微微一笑:“是哪位將軍,託了段尚書的路子,想向朕討個行軍總管的職務啊。”
段文振正色道:“正是陛下剛才所說的禮部侍郎楊玄感。他在白天專門來兵部見了臣,說有如此大戰,不能血灑疆場,馬革裹屍,實在是一生的遺憾,特意請命,想為全軍先鋒,平壤道行軍總管,領鐵騎直趨敵都。”
楊廣有些意外,臉色也漸漸地陰沉了下來,他把手中的奏摺一合,說道:“此事朕已經知曉,先鋒之事,事關全軍成敗,不可不慎,楊玄感驍勇善戰,早有天下第一猛將之稱,但斬將奪旗是一回事,指揮一軍是另一回事,此事還容朕再思量一下,段尚書,你且先退下吧,關隴各地府兵和糧草的徵發問題,你還要多去催辦才是。”(未完待續。。)
第九百三十二章 陰雄變諫臣
段文振不敢再說,行禮退下,在走出兩儀殿門口時,正好看到穿著紫袍的王世充在一個太監的帶領下昂首入殿,王世充看到段文振後,微微一笑,恭立一邊,說道:“段尚書辛苦。”
段文振皺了皺眉頭,厭惡地看了王世充一眼,冷冷地說道:“王侍郎,本官看你這身輕體健,健步如飛,可一點不象生病的樣子啊,這幾天至尊下達了征伐高句麗的命令,本官還在想,象王侍郎這樣的大才,怎麼可以錯過這次的大戰呢。”
王世充不慌不忙地回道:“前一陣天氣轉涼,下官偶感不適,一時間臥床不起,無法上朝,可是當下官聽說至尊已經下達了全面動員令,詔令全國的勇士到涿郡集結後,下官再也躺不住了,強撐著下了床,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下官的腳一落地,這頭也不疼了,鼻涕也不流了,病一下子全好啦,嘿嘿。正好下官有破高句麗之計,要向陛下獻呢,恐怕遲了就來不及,所以寅夜入宮,讓段尚書見笑啦。”
段文振的花白鬍子隨著他面部的肌肉動了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