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部分(2 / 4)

小說:隋末陰雄 作者:淘氣

根本不可能大舉出擊的。”

李世民嘆了口氣:“我軍百萬之眾,這遼東城下連營百餘里,輜重糧草堆積如山,這些東西,根本不可能說撤就撤,要麼大規模地焚燬,要麼只能遺棄,無論是哪種情況,都瞞不過淵太祚的眼睛。”

“而且我軍一路以來開城投降的那些高句麗城市,都只是派了少量駐軍和官員,城中的城主和軍隊尚在,我軍大軍圍攻遼東城時,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可我軍若是真的撤軍,那這些人一定會再度反叛。”

“淵太祚的遼東城中尚有精兵數萬,若是再會合了這些人,也有十幾萬軍隊,甚至還有高元佈置在鴨綠水一帶,由乙支文德率領的那十萬精銳部隊。我軍圍攻遼東城時,乙支文德不敢救援,可要是我軍真的撤退,他一定會全力追殺。”

“要是高句麗的遼東部隊和本部鐵騎全力追擊的話,我軍後衛部隊歸心似箭,只怕難以抵擋,一旦後軍戰敗,則會引發前面諸軍的崩潰,百萬大軍一旦失去控制,那就比薩水崩還要可怕了。陛下,卑職所言,乃一片赤誠之語,言盡於此,甘受刀斧!”

李世民說得眼中淚光閃閃,滿臉都是忠義之色,楊廣看了也不免動容,嘆了口氣:“好了,李千牛,朕知道你的忠心了,你起來吧。”

李世民的心中暗自得意,剛才他看到自己的老父給宇文述壓制,就一直在琢磨著找個機會反擊,兵行險招,這一下終於給自己抓住了機會,連宇文述都給自己說得啞口無言,他站起了身,對著楊廣說道:“卑職不才,願意親身入那遼東城中,以這三寸不爛之舌,說得淵太祚心存疑慮,不敢開城追擊。”

楊廣奇道:“你又有何良策,能讓淵太祚不敢追擊?”

李世民微微一笑:“陛下,兵法有云,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虛實相合,方可瞞天過海,達到目的,我軍若是放棄攻城,必須要有一個理由,才能讓淵太祚不敢掉以輕心,若是單純地開出一個優厚條件,他當然知道我軍是急著撤軍,只有作出一副強攻在即的架勢,他才會因為恐懼而不敢出城。只要我軍能爭取三到五天的時間,則可以把大軍撤離,即使損失,也不過是後衛部隊數千人而已。”

楊廣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你想要開什麼條件?快說。只要合理,朕一定準奏!”

李世民正色道:“還是最開始的條件,微臣願意孤身入臣,與淵太祚商量停戰一天,清理城下屍首之事,如此,淵太祚必不知其中有詐,而陛下則應扔下御營大帳,以精騎護衛,先行撤離!”(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玩火賭命

楊廣先是臉上一喜,可是聽到最後,要讓他先行撤離時,嘴角又微微地上翹了起來,對這個好大喜功的帝王來說,要讓他丟掉面上的光鮮,實在是比殺了他還要難過,他搖了搖頭,正色道:“朕是中原的天子,就算回師,也不能象個打了敗仗的將軍一樣,扔下大部隊先逃。”

李世民搖了搖頭:“陛下,您不是逃跑,而是親率御營精銳,回中原平定叛亂,對於中原的天子來說,赤縣神州,九州萬方,才是您的根本,而我大隋的百姓,才是您的子民,現在國內發生了叛亂,您的子民正在受苦,屈服於叛軍的淫威之下,您以萬乘之尊,親自回國平叛,這怎麼能叫逃跑呢?”

“昔日西周之時,周穆王曾經遠遊西域,到了崑崙山,見到了西王母,可是國內的徐偃王卻趁周天子不在,於江淮一帶起兵反叛,直指京都,與這次楊玄感謀反,也是有異曲同工啊。”

“那次的周天子,是靠了秦國的先人造父,驅車從西域一路狂奔回國,一個月內,就趕回了鎬京,從此人心安定,叛軍也不戰而潰,徐偃王最終落得了個兵敗身死,遺臭萬年的下場,陛下,周穆王的迴歸,不是逃跑,而是戰鬥,是為了保護國內的子民的壯舉啊。”

楊廣聽得連連點頭,尤其是到最後兩句時,更是心花怒放,笑道:“李千牛,你的想法與朕完全一樣。”

宇文述的臉上肌肉一跳再跳,他不能忍受自己的風頭完全被李世民這小子掩蓋,勾了勾嘴角。沉聲道:“陛下。您畢竟是中原天子。即使要回師,也得風風光光,不能讓四周蠻夷小瞧了,周穆王萬里狂奔回中原,從此西域不復為中原所有,不就是因為他雖然平定了國內的叛亂,可是在外夷那裡失了威嚴嗎?”

李淵冷冷地對宇文述說道:“宇文將軍,那按你剛才說的那樣。大軍仍然不緊不慢地回撤,一路大張旗鼓,你可有絕對的把握,保護聖駕的安全?”

宇文述的額頭開始冒汗,有了薩水崩這個先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