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3 / 4)

小說:隋末陰雄 作者:淘氣

南陳裨將軍羊翔,順應天命,主動接應大軍過江,協助王世積攻取新亭壘,特授上開府一職,轉頒州刺史(正四品)。

前南陳尚書令江總,授上開府,前南陳驃騎大將軍蕭摩訶,鎮南將軍任忠,車騎將軍樊毅,鎮東將軍樊猛,中領軍將軍魯廣達,尚書右僕射袁憲,都督上游諸軍事周羅睺,都被授予儀同一職。

高熲在自己的封賞唸完後就轉到了左側文官佇列的首位,與右側武將佇列裡排第一的楊素並立,面帶微笑,聽著一道道旨意,這些都是他事先擬好的,權衡了各方面的利益,十多天下來才拿出了這麼一份結果。

封賞的詔書已經宣讀到了最後,與高熲遞上去的一模一樣,突然,宣旨的宮人讀出了聖旨的最後一句:“前南陳直閣將軍裴蘊,心向大隋,公忠體國,約為我大軍內應,朕感其誠,特授其儀同一職。”

這道旨意一出,殿中人人臉色一變,就連站在殿外聽旨的王華強都為之一愣,裴蘊這次早早和王頒約定,說要接應大軍過江,可王頒等人真的渡江時,他卻躲在家裡不出來,若說眾人不恥羊翔的為人,但至少人家也是冒著危險當了帶路黨,可裴蘊啥也沒做卻能得官,如何能讓人心服?

殿上的重臣們一個個礙於身份,雖露不平之色,但也無人進諫,而殿外的小官人則已經開始憤憤憤不平地四下議論了。

高熲深深吸了口氣,站出了佇列,拱手諫言道:“啟奏聖上,裴蘊無功於國,卻得到了比別人更多的恩寵,恐怕群臣會有不服。”

三縷長鬚,氣度不凡,丹鳳眼,隆鼻闊口,一副帝王氣派的楊堅穩穩地端坐在皇位上,隔著旒冕上的珠簾,看不清他的表情有什麼大的變化,只聽他直接開口,冷冷地說道:“朕觀江左名士,裴蘊實為出類拔萃之人,可加上儀同。”

高熲的腦子一下子迷糊了,這裴蘊的官雜越諫越高了呢?不行,這個壞頭一定不能開,要是朝堂失了公平,以後自己作為宰相也無法治理國家了。於是高熲跪地強諫:“聖上,裴蘊絕不可無功升官,不然會寒了南征將士們的心啊。”

楊堅緩緩地從龍椅上站起,透過珠簾的眼光冷厲如電,沉聲道:“可加開府!”

高熲渾身一顫,猛地一抬頭,卻對上了楊堅那嚴厲的眼神,他和楊堅相處幾十年,楊堅一直對自己和顏悅色,今天這樣嚴厲的眼神卻是第一次出現,高熲一下子明白了,現在的楊堅已經不是三個月前那半個天下的天子,而是整個中原的帝王,自己再不能象以前那樣公然頂撞他,直言進諫了。

於是高熲重重地叩首於地:“臣遵旨!”

高熲都表了態,群臣們哪個還敢多說一句話,全都跪下謝恩。

楊堅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內史侍郎薛道衡何在?”

一名中等身材,身形瘦削,五十來歲,長鬚飄飄的飽學鴻儒越班而出:“臣薛道衡在。”

楊堅說道:“著即擬旨,授開府,上儀同裴蘊為洋州刺史,即日上任,賜其絹帛一千段。”

王華強聽得心中感慨,楊堅此舉就是在和高熲為首的重臣們賭氣,平定南陳後,南朝的世家大族和高官重臣如何安置,也成為一個大問題,象陳叔寶可以在大興賞個宅子住,可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南陳官員都這樣養起來,更不可能讓南陳故地全是隋朝官員。

本來王華強這次想借南征的東風為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考慮到南陳一滅,當地需要大量的官員,隋朝不可能盡用原來南陳的官員,勢必會提拔大批南征有功的將士為官,但從剛才的封賞可以聽出,楊堅和高熲卻仍然讓南征的多數有功之臣留在北方,南陳故地的大批基層和中層官職,還會由江南人士擔任。

剛才楊堅的那個訊號就非常明顯,給裴蘊高官不是因為他在這次戰爭中立了功或者帶了路,而是因為他是江南名士,更重要的是心向隋朝,在戰前就暗自透過自己的父親與楊堅直接聯絡上,楊堅需要這個典型,來向所有持觀望態度的江南名士們發出一個訊號:跟著我,有肉吃。

羊翔這樣的帶路黨並沒有真才實學,給他一個儀同主要是為了兌現戰前的承諾,但並不準備給他在戰後安排什麼實際職務,可裴蘊不一樣,此人是有真才實學的,於是楊堅直接給了一個刺史讓他去當,就是要讓南朝的才學之士都效仿裴蘊,改為隋朝效力。

高熲應該並沒有猜測到楊堅希望讓南朝有才學的人出來當官這個意圖,所以剛才才會出言阻止。楊堅一句話就讓裴蘊升一級,想必也不完全是為了賭氣,維護自己帝王的面子,他更要維護的,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