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3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跑到五原。重回他地手下這一點。他韓復就不僅第一功臣。也是他馮玉祥地第一功臣。

那時。退到西北那個窮地方地鹿鍾麟、宋哲元、李鳴鐘、劉鬱芬、張之江、孫連仲、孫良誠、龐炳勳、楊虎城等等一干眾人。全部隊伍加起來也就還剩三萬多人。可他和石友三、陳希聖三人就帶回來四萬人。而且這四萬還是絕非他們那些衣不遮體。缺糧少彈地餓兵可比地精兵。

如果他韓復不回西北軍。西北軍絕不會很快就恢復起來。也絕不會這麼快就展成國內最強大地軍事力量。

至於說他為國民革命立了大功。他韓復可不敢領受。如果從打倒軍閥這個角度說。雖然也說得過去。可要說大功。那他都是給馮玉祥立地大功。他韓復當時可沒想著給國民革命大業立功。

讓韓復感到委屈、甚至悲憤的是,馮玉祥就從來也沒有叫過向方二字,哪怕是訓斥也好。對他韓復從來都是不假顏色,近一年來更是冷若冰霜。不僅對他韓復為西北軍、為他馮玉祥所立的那些功勞絕口不提,現在甚至還要和他清算當年無奈投奔閻錫山的舊賬。

今天這樣地場面韓復還是第一次經歷,他在西北軍中從沒有享受到這樣的待遇,馮玉祥不要說到車站迎接他,甚至就沒出過門迎接過他。今天,可是中華民國政府主席、中央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總司令和夫人,親自到車站迎接他。雖然還有一個宋哲武,可蔣介石的態度,讓他感覺到他才是蔣介石最想迎接的人。

韓復不禁心中暗想:“跟著蔣介石這樣體諒下屬的人走,也許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自己在黃埔系人眼中永遠是個雜牌,可是,只要自己應對得當,大虧還是吃不了地。

韓復的表情,蔣介石都看在眼裡。蔣介石笑著說:“向方兄,你看看,只要是對國家有大功、真心為國家出力的人,民眾是會歡迎他、也支援他地。向方兄,你也講幾句,不要辜負了武漢父老地一片心意。”

韓復定了定神,大聲說:“多謝蔣主席褒獎,復唯有克盡職守,報效黨國。”

韓復的話讓蔣介很高興,盧佐上次在開封見韓復,韓復雖然答應了,可就是沒有實際行動,多半還是放心不下他的二十師。韓復能否多帶一個二十師來,對他蔣中正意義不大,蔣介石要的是韓復這個人,只要他韓復過來,自己高官厚祿地給他,就會在西北軍裡產生雪崩效應,就會不斷地有人來投靠他這個能引起雪崩地人就是韓復。看韓復今天的表情,他知道韓復這次應該是真動心了。

蔣介石又滿面笑容地拍著宋哲武的肩,大聲對歡迎的人群說:“武漢的父老們,我還要給你們介紹一位英雄,就是你們面前這位討逆軍第四路軍總指揮宋哲武將軍。宋將軍年輕有為,他畢業於德國德累斯頓步兵學校,回國後自出餉械組建新軍,僅僅用兩年時間就建成了一支軍紀極好的強軍。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時,宋將軍先是率軍阻止系軍閥孫傳芳地殘兵入寇天津,接著又阻擊東北軍的部隊與廊坊,兩戰皆捷;此次響應中央命令,出兵討伐李逆,更是自河北馬不停蹄,帶十萬雄獅南下湖北,先是在孝感僅用一個小時就殲滅了楊騰輝地一個旅,逼降了楊騰輝;繼而又連夜兵分兩路,一路奔襲漢口、漢陽,以迅雷之勢,為中央一舉奪回漢口、漢陽兩地;一路兵進朱家河,在那裡擋住了妄想退回武漢負隅頑抗的桂係數萬大軍。宋將軍地部隊經過血戰,不僅沒讓桂系的部隊前進一步,還迫使桂系悍將胡宗鐸通電下野交出部隊,使武漢三鎮免於一場戰火。宋將軍地部隊雖然不是中央直屬部隊,但宋將軍一直心向中央,為國為民著想,不僅嚴懲了李逆,更是服從我的命令,在漢口賑濟災民。宋將軍此舉,不僅為災民做了一件大善事,也為我蔣中正做了一件大好事,宋將軍實乃中央此次順利討伐李逆的最大功臣!這樣的大功臣,你們說應不應該表彰?”

“應該!應該!”下面武漢的各界人士大聲呼喊起來。

畢竟武漢這次沒有經歷兵火,都是宋哲武的功勞,而且大力賑濟災民,特別是這個第四路軍的軍紀極好,不僅公平買賣,從軍官到士兵對市民的態度都非常友善,是他們見過的軍紀最好計程車兵。一聽蔣介石問是否應該表彰,自然大大地支援,別是學生和婦女界代表們更是熱烈。

在新的一月裡,還希望大家多多支援深藍。

有月票的給一張,讓深藍在月票榜上的名次升一升。沒有月票的就給個推薦。再次謝謝大家!

第八十九章 記者風波

好!既然武漢父老都同意,我蔣中正今天就代表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