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3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張學良慨然說道:“如果能使東北父老免受戰爭之苦,這個罵名我張學良願意一力承當。”

宋哲武搖搖頭說:“如果僅僅是‘中東路’還好,就怕蘇聯人再額外索要一些東西,甚至日本人和西方列強都會認為我們外強中乾,會助長他們的野心,再也不會把我們放在眼裡,這個害處之大漢卿你現在可能還感覺不到。”

張學良仔細思考了一會,點頭同意宋哲武的看法。

張學良長嘆一口氣,很是無奈地說:“文戈,你說得對,可是難道我們明知必敗還要硬著頭皮打下去?如果打敗,豈不是還要和蘇聯人簽下更加難以接受的條件,如果是那樣,早談比晚談要好,早談蘇聯人要價還會低些。”

“談是一定要談的。只是不能現在就談,要談判也要等我們打一兩場大的勝利再和蘇聯人談判,這樣我們就會掌握主動權,才不會在談判中吃虧。”

宋哲武的話讓張學良感到很吃驚,張學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驚疑地問:“文戈,我沒聽錯的話,你是說我們會打勝同蘇聯人的這場戰爭?”

宋哲武搖搖頭說:“同蘇聯人的這場邊境戰爭,我們是無法從更本上打贏的。”

宋哲武的話讓張學良很是疑惑,“那你的意思……”

宋哲武沒有馬上回答張學良的疑問,而是自顧自地說:“其實漢卿你選擇現在這個時候武力收回‘中東路’,這確是一個很好的時機,現在蘇聯人剛剛經歷內戰沒多久,他們國力還很空虛,正在忙於國內建設。如果假以時日,以蘇聯這樣的大國,只會越來越強大,那時我們如果想要收回‘中東路’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張學良還是不信地說:“可是,現在的蘇軍也不是我們就可以輕易戰勝的。文戈,你不要生氣,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沒有你的第四路軍,東北軍是一定會大敗,而且還會敗得很難看;有你的第四路軍在,這西線我看蘇軍是啃不動你的,可是他們的主戰場在東線,那裡不僅現在就有4萬多蘇軍。他們還在增兵,如果蘇聯人急了,他們還可以從海參崴調來部隊,在那裡集結十幾萬人並不是什麼難事。在西線,即使你擊退了蘇軍的進攻,他們也會不斷騷擾,我們一時也不敢撤軍,就是拖,我們也承受不起。”

宋哲武淡淡地說:“漢卿,如果僅僅是擊退蘇軍進攻,自然不行,那樣我們幾十萬大軍會長期駐守在邊境。可是如果我在西線全殲這裡的蘇軍呢?”

張學良猛然站起身,驚訝地說:“你說要全殲這裡的兩萬多蘇軍?”

宋哲武堅定地點點頭說:“是的,就是要全殲蘇軍。然後再和蘇聯人談判。”

張學良愣了半晌,還是有些不相信地說:“要全殲蘇軍談何容易,而且真要那樣,我們還跟他們談什麼?”

宋哲武吸著煙說:“如果蘇聯人真要下決心和我們大打,不要說以我們兩軍人馬,就是我們舉國和蘇軍在邊境硬抗,我們也不一定是蘇軍對手。可是蘇軍現在不可能,也沒有這個實力向遠東大舉調兵。這十來萬人應該就是蘇聯人可以抽調出來的兵力極限,它現在的主要防禦方向還是在歐洲。蘇軍現在應該還不知道我們第四路軍參戰,如果在它向滿洲里發起進攻時,我們突然出現,一定會打他個措手不及,以我們十多萬的兵力,殲滅兩三萬蘇軍並不是不可能。”

“如果蘇聯人一下子損失幾萬人,它的兵力立刻就會捉襟見肘,如果他還要繼續在東線越境挑釁,它就要防備我在西線出擊,破襲它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鐵路可是蘇聯聯接它在歐亞兩地國土的經濟大動脈,對於遠東的蘇軍及其重要,蘇聯人不可能置之不顧。”

張學良想了想說:“文戈,可蘇聯人繼續再往西線增兵怎麼辦?你殲滅了他的幾萬部隊,蘇聯人一定會真急了,即使他不從歐洲調來部隊,可它在遠東還有二十來萬的部隊,如果它在西線再調來十幾萬人,豈不是還要大打一場?”

宋哲武同意地點頭說:“漢卿所慮有理,蘇聯人即使不同我們打這場邊境戰爭,僅僅為了保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安全它也會在西線增兵,只是它在遠東的兵力有限,如果在遠東調集兵力,就只有從外貝加爾軍區和海參崴軍區抽調部隊。海參崴的部隊蘇聯人是輕易不會動的,他們是要防備日本人的。而外貝加爾軍區的部隊已經有一部分調來組建加侖的遠東特別集團軍,現在所剩兵力一定不足,如果蘇聯人想要繼續打這場戰爭,就只有繼續從歐洲向遠東增兵。”

“而對它的最大威脅又恰恰是來自歐洲。況且,我們已經殲滅了他的幾萬部隊,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