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那罪魁禍首也是他張學良,同他蔣中正可是沒有半點關係,對他的威望也不會有絲毫的損害。甚至那時再由中央政府出面和蘇聯談判解決問題,還會使他的威望有所提高。當然,張學良的威望可是會一落千丈,不過這可正是蔣介石最希望看到的。
蔣介石的這個如意算盤打得雖然不錯,可也只能用在張學良這個滿身俠義風度的毛頭小子的身上,如果換在國內的其他地方豪強的身上,那是行不通的,這些人是都會看穿蔣介石的“險惡’用心的,更不要說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這幾個老jian巨猾的人精了。
蔣介石現在之所以不同意談判解決“中東路“問題,正是基於上述的想法,現在國內輿論對張學良的做法大加讚賞,這讓張少帥的威望大增,蔣介石如果這個時候同蘇聯談判,他蔣中正在國內輿論中就會是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罪人,gcd和以汪精衛為首的改組派們就是罵他蔣中正是漢jian都是有可能的。
蔣介石這是再等,他要等張學良敗了之後才會談判,甚至就是談判也要由張學良來和蘇聯人談,這個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罪名,他蔣中正可不會背。
可是這場戰爭是不能失敗的,至少是不能敗得很慘,如果那樣中國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這個代價蔣介石不會意識到,可宋哲武這個穿越人士可是很清楚的。
歷史上,正是由於東北軍戰敗,蘇聯雖然在恢復“中東路“的權益後撤兵,可是他們並沒有撤回他們以前的所謂邊界,而是就勢賴在黑龍江上的黑瞎子島,宋哲武可是知道,黑瞎子島直到八十年後才有一半重新回到中國的懷抱。
可就是這樣,俄羅斯人還覺得他們受到了莫大的羞辱。而且,中國從此失去了對黑龍江主航道的控制權;這還只是其一,更為嚴重的是,原本在27年中蘇在內外蒙交界處發生了一次小規模衝突,蘇聯由於忙於應付西方列強的威脅,無力在東方再樹立一個潛在的敵人,已經把駐紮在外蒙境內的蘇軍全部撤回到蘇聯境內。可是經過這場戰爭,蘇聯人的野心再次膨脹起來,蘇軍不僅重新回到外蒙,甚至還明目張膽地把外蒙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大部劃歸蘇聯。
宋哲武還認為,也許正是這場中蘇之戰,才給了日本人以更大的自信,刺激出他們對中國更大的野心。這場戰爭他必須要參與,即使第四路軍付出再大的犧牲他也在所不惜!
可是,宋哲武還有一些疑問,那就是蔣介石既然暗中支援張學良武力收回“中東路”,又不同意現在同蘇聯談判,為了安撫張學良,他不可能眼看著東北受到蘇聯的威脅而視而不見,即使是做個樣子也是會答應張學良派兵支援的。可是,張學良為什麼還要向他宋哲武求援呢?難道是蔣介石不願意增兵東北?
即使他同意出兵東北,想必張學良也不會奢望他的第四路軍會全軍傾巢而出,如果只是部分出兵,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現在不僅是張學良,就是蔣介石和閻錫山也不知道他的真實兵力有三十多萬,第四路軍對外號稱二十五萬,如果出兵,最多也就是十萬人吧。可是張學良的東北軍有四十多萬人,難道就差他的這十來萬人?
宋哲武把他的疑問說給葛光庭聽,他需要葛光庭給他一個明確的說法。宋哲武的話也提醒了其他幾人,他們也有著和宋哲武同樣的疑問。
宋哲武的問題讓葛光庭沉默了好一會,半晌才紅著臉有些不好意思地低聲說:“漢卿這也是沒辦法!蔣委員長已經明確表示要派中央軍出關支援東北軍同蘇聯作戰,可是……”
見葛光庭欲言又止,李文田忍不住催問葛光庭:“既然蔣委員長同意派兵,為什麼張漢卿還要跟我們第四路軍求援?”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戰序曲 中東路(五)
葛光庭苦著臉笑了笑說:“南京的蔣委員長雖然表示要派中央軍出關支援東北軍對蘇作戰,可是東北軍的將領們都不願意讓中央軍進入東北。()”
“不願意讓中央軍進入東北?這是為什麼?”王敘不解地問。
簫國棟在孫傳芳的部隊裡幹過,陶蓉、李文田兩人則是在桂系和西北軍呆了很久,他們都能理解葛光庭這句話的含義。
自辛亥以來,各個地方勢力雖沒有真正的列土分疆,可也都在形式上等同於此,對於他們自己控制的地盤那是絕不會允許他人染指的,對中央軍尤其如此。
因為,一旦中央軍進來,再想讓他們離開可就不容易了,因為中央軍是中央政府的部隊,中國版圖以內的任何地域在理論上他們都可以任意駐紮,誰如果公然要求中央軍撤離自己的地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