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中,閻錫山就應該遵照中央政fǔ的命令,像馮yù祥一樣,馬上離開大同。否則,閻錫山將成為山西人的罪人,由此帶來的一切後果,完全由閻錫山負責。
在第二版版面上,還同時刊登了宋哲元發給宋哲武的電報。
宋哲元在電報中表示,晉南的晉綏軍已經在孫楚的指揮下,收攏部隊,以演習為名對二十九軍形成合圍之勢,意圖先行消滅二十九軍。二十九軍為免遭不測,不得已退守長治。在撤退過程中,二十九軍和進攻他們的晉綏軍發生jī戰,經全軍浴血奮戰,二十九軍已經把晉綏軍趕出了長治。
宋哲元還表示,二十九軍遵從中央政fǔ蔣委員長的命令,將堅定地和宋哲武將軍站在一起,誓死保衛太原行署的安全,決不允許通緝犯閻錫山破壞山西的和平。
同時,一些xiǎo報也用了大量篇幅報道了閻錫山的事情。一時間,所有的新聞媒體和所有關心太原行署安危的人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閻錫山的身上。
眼看一場大戰就要起來,人們的擔心更重了,整個太原都籠罩在一種深深的焦慮、擔憂之中。
到了傍晚,《晉陽晚報》再次爆料說,閻錫山之所以想要先解決二十九軍,除了要先斷宋哲武的“一條臂膀”外,還有一個原因要先解決宋哲元,那是因為二十九軍的緣故,使晉綏軍無法參與石友三驅逐張學良的戰事,閻錫山這次進攻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就是要找宋哲元報仇的。
起因是,閻錫山已經答應和石友三共同行動,楊愛源、孫楚等根據閻錫山的秘密指示,已做好了出兵準備。可就在這時,晉綏軍截獲了在南京的蕭振瀛給宋哲元的一封電報。
蕭振贏的電報說,‘蔣委員長答應每月給宋哲元軍餉230萬元;晉軍出動後,宋哲元可就近奪取晉南地盤,成功後,晉南的軍政全歸宋哲元掌握。’
由於有這個電報,楊愛源才極力壓住對張學良極為反感的晉綏軍諸將領,沒敢出兵。因為錯失了驅逐張學良,甚至包括宋哲武,佔領河北恢復山西的大好機會,閻錫山對宋哲元恨之入骨。
這還不夠,《晉陽晚報》還爆料說,閻錫山在中原大戰後,偷盜原本屬於山西省銀行的六百萬鉅款,跑到日本人佔著的東北大連尋求日本人的庇護。拿著山西百姓的血汗錢,在大連揮霍無度,過著huā天酒地的生活。據估計,這一年來,閻錫山在大連最少也要huā費300萬大洋。
可令人奇怪的是,在閻錫山離開大連時,他在大連日本富士銀行竟然開出了七百多萬的銀行本票。這篇文章的最後,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疑問,“這多出來的近五百萬的鉅款是哪裡來的?”
雖然《晉陽晚報》的這篇文章沒有明說這是閻錫山收的日本人的錢,可是文章中的暗示大家都是明白的,這幾百萬的鉅款一定和日本人有關係,這很可能是日本人收買或者資助閻錫山的錢。
可是,日本人憑什麼要拿鉅額款項資助閻錫山呢?
緊接著,有一家專mén刊登風huā雪月軼事的xiǎo報也來添luàn,在報上刊登一篇匿名文章解釋了這件事。
說這筆錢確實是日本人給閻錫山的,這是因為日本人看中了山西的煤炭。他們資助閻錫山是有條件的,一旦閻錫山重新奪回山西,山西的所有sī營、公營煤礦都要jiāo給日本人經營。
這幾個訊息讓人們震驚的幾乎說不出話來。如果說中原大戰後,中央政fǔ通緝閻錫山還有一些人可以理解閻錫山的話,可這勾結日本人的罪名就讓那些理解,甚至還有些同情閻錫山的人徹底改變了對閻錫山的看法。中原大戰畢竟是家事,如果和洋人勾結起來,那可就是賣國了。
反應最為jī烈的要數那些煤礦主了,這個訊息讓山西的大煤礦主們馬上就炸了窩,閻錫山這是要搶他們的飯碗啊
以劉公衡、馮慶浦、劉兆文、史北蘭、康家、張子章等人為首的大礦主們,集體聯名在《北方晨報》上發表文章,要求閻錫山澄清此事。
除了康家、張子章兩人的煤礦都在晉北,不敢做的太過份,其餘的人還明確表示,誰能保護他們的合法利益,他們就支援誰做山西的主人。還號召山西人堅決抵制日資進入山西。
北方大學的學生們更是jī進,不僅上街散發傳單,號召抵制日貨,還自發組織起來,乘坐火車趕赴井陘煤礦,強行把礦區裡合資的日本人趕了出來。
太行行署雖然已經撤銷,太行山區也重新歸河北管轄,可是宋哲武以保護正太路安全為名,對太行山區這一段鐵路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