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3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軍裡的幾倍,呆在這樣的部隊裡,那可是太好了。

有第四路軍的“老人”打趣地問他們,“還去東北軍不?”

得到的回答,無一例外的都是一個態度。“叱,東北軍?老子連中央軍都不去,還提什麼東北軍?老子就在第四路軍跟著宋總司令幹到底了,現在就是拿棍子打我,老子也決不離開第四路軍。”

這樣的回答,龐炳勳和王瘦吾聽到了,只能是相視微微苦笑著搖搖頭。龐炳勳知道,他從此只有一心一意地在第四路軍裡努力工作,再也不要想任何歪心思了,否則,願意跟著他離開第四路軍的不會有幾個人。

山地師、警衛師和空軍總隊守備師三支部隊,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也沒有參與混編,不過他們都補充了不少人員。按照宋哲武的設想,這三個師以後都要逐漸擴充套件成軍級規模。

整編完成後,部隊就需要馬上開赴外蒙,這些部隊一天不到外蒙,宋哲武就一天不會放下心來。

按照宋哲武的計劃,高宗寶第二軍、梁芳第五軍、梁忠甲第六軍、徐放第七軍、趙鳳武第八軍、馬法五第九軍、李耀明第十一軍、王弼第十二軍、李瑞芳山地師,共八個軍一個師要全部開赴外蒙。

因為有大批西北軍和晉綏軍官兵的加入,以及這段時間招收的新兵,現在除了第一軍、第三軍、第四軍、第十軍、第十三軍還保持4000人左右的規模外,其它部隊各師的兵員都恢復到18000人,各軍都達到了60000人以上。這八個軍加上山地師,總兵力達510000多人。

這麼大的一支部隊,放在遠在千里之外的外蒙,不僅要防備蘇軍可能的進攻,還要積極準備應付“九一八”事變,如果仍然要宋哲武在太原遙控指揮,這顯然是不行的。

戰爭時期軍情瞬息萬變,如果事事都要等候宋哲武的電報指令,那是要誤了大事的,外蒙必須要設立一個前線司令部,統一指揮外蒙各部隊,協調指揮兩方面的戰事。

宋哲武本人是不可能去外蒙坐鎮的,就是簫國棟和陶蓉也不能去,反覆思考後,宋哲武決定任命李文田為北方邊防長官公署駐外蒙前線司令部司令,魏廣惠、高宗寶兼任第一、第二副司令,楚溪春任參謀長。

任命李文田任這個前線司令,是因為李文田行事果斷,把握大局能力很強。外蒙那裡遠離中原內地,事事請示,勢必要誤事。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李文田為人豪爽、辦事大度,很有親和力,不僅和王敘、張亞飛、高宗寶、張濤、梁芳、伍進這些第四路軍的“老人”相處很好,和李思熾、趙鳳武,甚至是梁忠甲、韓光弟等人相處的也很融洽。由李文田擔任前線司令,不僅能服眾,還能使駐外蒙的各部隊形成凝聚力。

而讓魏廣惠擔任副司令,是因為外蒙不僅是魏廣惠領軍奪回來的,他現在還擔任外蒙衛戍司令,這兩年獨立支撐外蒙局面實在是功不可沒。

至於讓高宗寶擔任副司令,則完全是宋哲武為了安撫跟隨自己起家的張亞飛、高宗寶、張濤、梁芳、伍進,甚至還有簫國棟和王敘這些“老人”。

宋哲武這些年在第四路軍裡唯才是用,提拔任用了許多有才幹的後加入第四路軍的人,這些人有的在第四路軍中的地位已經比那些“老人”們要高,比如陶蓉、李文田。還有一些人雖然是後來者,可是地位也已經和他們相同了,比如李思熾、梁忠甲、韓光弟、趙鳳武、井嶽秀、李耀明、王弼、馬法五、龐炳勳,還有李瑞芳等人。

雖然現在還沒有人向宋哲武抱怨,可是作為一個上位者,宋哲武是不能不有所考慮的。如果宋哲武對於這些“老人”們不進行妥善的安撫,難免會讓這些人寒心,而這些人又恰恰是宋哲武支撐第四路軍的中間和骨幹,他們如果有怨言,這可不是宋哲武願意見到的。

還有一點宋哲武是絕對不會和人提起的,那就是他現在的部隊擴張的太快了,許多人並沒有經過考察、考驗,雖然宋哲武一向是用人不疑,可這也不代表他會毫無防範心裡,對於高宗寶這些老人,他還是很放心的。小心駛得萬年船,這句話宋哲武還是很明白它的含義的。

雖然現在已經是冬季,內外蒙地區已經下了幾場大雪,這個時候是不適於長途行軍的,可是宋哲武卻不能再等到開春了,在把能調動的卡車都交給李文田後,幾十萬部隊就浩浩蕩蕩地開赴外蒙。

隨同李文田去外蒙的,還有張亞飛視為心肝寶貝的那24門重炮。外蒙一旦打起來,沒有重炮支援的仗會打得很艱苦,雖然僅有區區24門150mm榴彈炮,可也聊勝於無。這個重炮團將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