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你的判斷很正確,把靈丘的這個團撤往五臺也就是出於這個考慮。”
“我和陶參謀長都認為這樣安排十分必要。只是我們認為五軍在繁峙僅部署一個師,兵力還是有些不足,一旦那裡出現問題,我們從代縣派出援兵有可能受阻,為了預防萬一,我們沒有按你的命令把坦克中隊部署在代縣,而是留在了繁峙。”
陶蓉感激地看了簫國棟一眼,沒有說話,只是有些忐忑地看著宋哲武。
聽了簫國棟的解釋,宋哲武心裡明白,雖然簫國棟是宋哲武最信任的人,甚至也是宋哲武最得力的助手,可是簫國棟在軍事上的能力要比陶蓉這個桂系前主力軍的參謀長差很多,因此,改變他的命令的一定是主管作戰的陶蓉,而不是簫國棟。簫國棟如此說,那是想替陶蓉分擔一些責任。
因為不經宋哲武的同意,就擅自改變命令,這可是軍中大忌,這在任何部隊中都是很犯忌諱的,這不僅關乎指揮者的威望,也關乎指揮者對部隊的掌控能力。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爭奪(五)
宋哲武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前世歷史中的那個陰影一直存在在他的心中,他一直在心裡對守住繁峙沒有什麼信心,代縣那裡才是他最後的防線。不過,對於把坦克放在繁峙,宋哲武並不反對,至少在晉綏軍突然出現時,有這支坦克部隊在,他的部隊要想安全撤回代縣,把握會更大。
宋哲武點頭同意說:“可以,我把
綏遠、淶源、井陘的部隊指揮權交給你們,就是要你們真正負起責任。軍情緊急,不必事事請示。”
放下心來的陶蓉繼續報告說:“娘子關方向,李軍長已經佔領娘子關,娘子關守軍被我軍順利繳械。李軍長來電報告,第四軍正在依據娘子關部署二線防禦陣地。按照司令的命令,山地師已經停止南下,開始向陽泉集結。”
“第一軍今日上午,全軍抵達太原,現駐紮在曲陽、小店等地;卡車已經全部調給第二軍,第二軍今天零點前可以到達太谷、平遙一帶待命;第七軍今天上午開始向臨縣方向搜尋馬良和劉逢吉兩部,目前還沒有得到進一步報告;第六軍已於今日13時抵達長治,正在向遼縣、榆社展開。”
“井嶽秀回電,表示堅決服從司令的命令,他以率部向綏遠出,他的部隊大約在六天後能趕到綏遠。不過他的騎兵團現在已經到達神木,最晚後天就能趕到綏遠。”
“警衛師已經正式接管了太原城防,空軍總隊的飛機也已經全部於今日午時轉場至武宿。唯一還有些麻煩的是第三軍,他們除了斷後的一個團還在常平和龐炳勳部糾纏,還有兩個師在包圍監視晉城和長治的晉綏軍,只有多半個師正在趕往沁源的制定防禦陣地。”
宋哲武對於第四路軍各部的進展情況基本滿意,看來在淶源時的演習還是很有效果的,汗水沒有白流。可是他還有些奇怪,三軍的後衛團怎麼還在和龐炳勳糾纏?後衛團不撤,包圍監視晉城和長治的第三軍那兩個師就走不了,否則後衛團非讓晉城和長治的晉綏軍給堵在晉南不可。
“空軍總隊的飛機今天沒有去協助後衛團撤離?”宋哲武稍微有些不滿地問。
陶蓉有些歉疚地說:“司令,這是我的責任,跟伍司令無關。空軍總隊的飛機雖然轉場完畢,可是卡車都在忙於運送部隊,空軍總隊的航彈都在後面的大車上,接到司令的命令後,蕭參謀長緊急安排了卡車去接彈藥,剛剛才送到武宿,協助第三軍後衛團撤離的事,只好明日再做了。我以電告張軍長,讓他命令漸次阻擊的後衛團,明早8時以前,不得退過晉廟鋪。”
陶蓉有些擔憂地說:“晉廟鋪離晉城只有四十多里,而且晉廟鋪以南都是平原,如果在這裡不能甩開龐炳勳,那就很容易連包圍監視晉城守敵的三軍一師也被龐炳勳部粘住,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已經命令伍司令,明日8時,他的轟炸機以中隊為單位,分波次空襲龐炳勳部,掩護後衛團儘快和龐炳勳部脫離接觸,和圍困晉城的一師匯合後,然後火向長治方向退卻。”
第四路軍的各級參謀,甚至多數高階軍官都很年輕,缺乏實際作戰經驗,事事都靠陶蓉一個人難免有欠考量之處。而且,不要說簫國棟和宋哲武沒有一次指揮幾十萬大軍軍事行動的經驗,就是陶蓉也沒有,出現一些小的紕漏是很正常的,何況也已經及時採取了補救措施。所以,宋哲武對於這件事並沒有一絲責怪的意思。
不過,宋哲武倒是對飛機轟炸龐炳勳部有些不忍,略一思索道:“告訴伍進,明日轟炸以掩護後衛團安全撤離為目的,不要過多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