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是閻錫山的叔丈,賈景德很擔心宋哲武因為對徐一清有戒備,而拒絕徐一清入股。
賈景德很瞭解徐一清,此人精明幹練,推崇西方管理經營之道,讓徐一清就這麼在家做個大財東,那可是荒廢了人才。
賈景德很有信心地對宋哲武說:“至於盈利前景嗎,司令完全不用擔心,我做過分析,修建窄軌需3億資金,現在太行行署因為有興華等公司和我們北方邊防長官公署在,而且又新建了一大批民營實業,正太鐵路貨運量增長很快,僅今年就增長了百分之七十,估計以後每年增長百分之五十沒有問題……”
各位書友,沒有月票的就給張推薦票,也鼓勵鼓勵深藍碼字。
第四百一十一章佈局這條鐵路沒花錢(一)
第四百一十一章佈局這條鐵路沒花錢(一)
賈景德很有信心地對宋哲武說:“至於太庫鐵路地盈利前景嗎,司令完全不用擔心。”
“我做過分析,修建窄軌只需3億資金,就足夠了。”
“因為太行行署有興華等公司遷來,以及有我們北方邊防長官公署在,而且又新建了一大批民營實業,它們購入原材料、銷售出貨物量都很大,正太鐵路貨運量增長很快,僅去年就增長了百分之七十,估計以後每年增長百分之五十到七十絕沒有問題。”
“現在正太鐵路每年的貨運量已經達到第一年盈利1000萬沒有任何問題,四年後年盈利就會超過3000萬,隨著貨運量的不斷增加,估計十年後就會收回全部投資。”
賈景德意猶未盡地說:“我這還是保守估計,太庫鐵路建成運營後,南北蒙的礦產、牛羊會不斷運往內地,運費就是很大一塊。特別是北蒙這些礦產,以後基本上都是北方邊防長官公署控制,以前沒有鐵路,無法開採不說,也運不出來,有了鐵路,許多礦山我們也可以循例向商人和資本家出售,那又會是很大一筆收入,這個間接收益更是不可估量。”
把山西原屬省政府的礦山賣給私人,那是沒辦法的事情。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宋哲武急需要錢,用來穩定晉鈔和發展北方邊防長官公署的各項事業;二是,宋哲武想要鼓勵私營企業實現大發展;三是,這些小礦山早已存在,以後除了鐵礦、銅礦、鋁、鎢、鎳等急需的礦產,他不會再同意在山西境內開設新礦。這些小礦對環境破壞、汙染很大。
賈景德這些人自然不會像宋哲武這個穿越人士一樣,有對環境的高度認識,他還想著在北蒙大量開礦,不要說北蒙都是大型礦,讓這些小業主開發不僅會便宜了他們,也會給後續開辦大型現代化礦山造成麻煩。
在北蒙開發礦山,要開就要開大的,而且還要一定是最現代化的,私人只要能滿足這兩個條件,當然也歡迎他們開發,這一點宋哲武早就打定了主意。
宋哲武如何想,賈景德自然不知道,他接著說:“還有,司令現在部署人員在北蒙調查可開墾的耕地數量和水力資源情況,選擇修建城市、村鎮的地址,這說明司令是想著要大規模移民實邊,這絕對是安定北蒙的最有效辦法。”
“到北蒙實邊的人,老家都是在內地,那裡生活富裕了,免不了要回內地探親訪友,這可就必須要坐火車。”
“就以實邊人數100萬計,一年往來客運量就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這樣算來,也許根本用不了十年,就可以在刨除鐵路運營和維護費用後,收回全部投資,50年後,僅直接收益就是到百億也是極有可能的,這樣的好事怎麼會沒有人願意投資呢”
“還有,就是我們不能等到太庫鐵路全線建成後再開始運營,而是要建成一段運營一段,尤其是太原至包頭這一段要儘快實現運營,提早獲得收益,也可以補充鐵路建設資金。”
“此外,為了儘快實現運營,我們還要採用多點施工的方案,多處同時施工,這樣,我們建成全線的時間還會提前。”
賈景德條理分明地逐一說明,理由讓人十分信服,聽得眾人紛紛點頭。
賈繼英在經營方面的頭腦只比賈景德強,而絕不比賈景德差,這件事在賈景德說的時候,他已經在心裡盤算過了,想明白了賈景德所說絕不是虛言。
而且他還比賈景德知道的更多些,宋哲武可是暗中叮囑過他,要在北蒙大量移民,從今年起每年都要北方投資發展銀行準備鉅額資金。從這點看,宋哲武絕不是僅僅要移民100萬這樣簡單,而是十倍甚至更多。
北蒙有了大量的居民,不僅經濟會得到長足發展,讓北蒙和太原行署經濟聯絡更加密切,那裡龐大的人